1 / 7
文档名称:

思维陷阱与新闻偏见.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思维陷阱与新闻偏见.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7/19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思维陷阱与新闻偏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思维陷阱与新闻偏见
偏见,顾名思义,就是有偏于一方面之见解。放在新闻的背景下,偏见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是指,在多种同样有效的观察问题的视角之中,选择其中某一种。此一意义上的偏见似乎不可避免,因为一切新闻最终都必然要反映某种特定的视角,甚至采取某种特定的立场,做出某种特定的价值判断。也因此,美国学者赫伯特·甘斯()认为一切新闻都是有偏见的。
偏见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对新闻所作的不公正的、不诚实的、自私的、不平衡的或者误导性的歪曲”。我国学者童兵教授系统地归纳了“不公正报道”的5种表现:1)偏袒一方,压制另一方;2)强扭事实,片面报道;3)主观武断,强加于人;4)不给更正,难以申辩;5)作者有权,读者无权。
上述第二层意义上的新闻偏见违背了新闻的真实、客观、与公正等三项基本原则,是媒介应该、而且有可能避免的,中西方的新闻职业规范对此都有明确规定。
关于新闻偏见,还有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这就是有意的偏见和无意的偏见。有意的偏见是记者或媒介组织为了一己的私利或好恶而有意歪曲事实;无意的偏见则是指记者或媒介组织由于能力的局限或其他客观原因而无意造成的不公正报道。有意的新闻偏见主要依靠法规制约和社会监督来加以控制;无意的偏见则必须通过记者和媒介组织的主观努力进行克服。
“目击者”陷阱
为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感,新闻报道向目击者或信源求证,这本身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以为目击者或信源的话绝对可靠就会掉进“目击者”陷阱。记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击者的个人观察可能会受他的个人偏见、思维定式、观察能力、经历、压力或者私利的影响。而且,即使目击者是记者本人,上述个人局限性也在所难免。如果认识不到这一陷阱,以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便真实无疑,不去进一步多方求证,那么记者的报道便很可能因偏见而失实。
例如,扬州有一家报纸曾报道过一条轰动一时的消息:《博士开餐馆》。这条新闻说的是,一位留学德国的博士戴某回国后,在扬州开了一间小餐馆,其言下之意无非是大材小用了。这则消息见报后,引得不少市民争相到该餐馆用餐,一睹博士风采。后经调查发现,这位“洋博士”原来大学本科都没有念过,他的所谓留学经历查无对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条假新闻呢?从记者的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我们似乎可以归咎于
“目击者”陷阱。据最初采写这篇报道的记者说,她当时决定发这样一条新闻,主要是因为她所在的报纸两年前曾刊登过一篇由戴某所写的文章,而且当时那篇文章曾引起扬州人的一场讨论。现在戴某回来了,她决定作一下回访。根据戴某提供的硕士学位证书,和他在法兰克福呆过的经历,她相信了戴某所提供的“在读博士”的说法,觉得在读博士开餐馆也是新闻点,所以就有了那篇报道。
这位记者显然是过于相信了自己的“目击”。她亲眼读过戴某的文章,亲眼见过戴某的硕士学位证书,又亲耳听过戴某的留学故事,于是便断定戴某的自述千真万确了。现在的问题是,她的“信源”与这条新闻有明显的利益牵涉,因此她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后来澄清这条假新闻的记者杨青春便成功地避免了这一“目击者”陷阱。他根据戴某提供的求学经历,首先向扬州大学档案馆核实,结果发现戴某根本没有上过这所大学的本科,而是在这里的培训班上过课;然后,杨青春又分别向南京大学俄语研究所和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咨询,结果发现戴某的硕士学位纯属假冒;最后,杨青春又托同学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