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全用电
目 录
第一章 触电与触电防护 第一节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第二节 触电方式 第三节 触电事故的原因和规律 第四节 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 第五节 电气人员的职责和从业条件第二章 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 第一节 屏险性越大,因而伤害也越严重
通过电流大小(mA)
2~3
5~7
8~10
20~25
50~80
人体的感觉
感觉麻痛
手部痉挛
剧痛,勉强摆脱
不能自立
呼吸困难
呼吸麻痹
心室颤动
感知电流:。
摆脱电流: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10mA·s。
安全电流:在特定时间内,通过人体的电流,对人体未构成生命危险的电流值 IEC标准:30mA.s。
人触电死亡的临界值 :
100mA--; 400mA--; 10mA--120min
实践证明,直流电对血液有分解作用,而高频电流不仅没有危害还可以用于医疗保健。
电源频率的影响
相同电流下各种频率引起的触电死亡率 10Hz 21% 25Hz 70% 50Hz 95% 60Hz 91% 100Hz 34% 500Hz 14%
电流持续的时间越长,由于人体发热出汗和电流对人体的电解作用,人体电阻变得越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将变大,对人体组织的危害也越大。
Ω
O
t
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停止跳动。因此通电的路径以从手到胸至脚最为危险。此外,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失调,强烈时会造成窒息导致死亡。
6、人体的健康状况
有心脏病、神精病等人触电,危险性比健康人大得多。
(1)人体电流的分类。
① 感知电流。它是引起人的感觉的最
小电流。
② 摆脱电流。它是人触电后能自主摆
脱电源
的最大电流。
③ 致命电流。它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危
及生命
的最小电流。
四、安全电流与安全电压
男性: 毫安
女性: 毫安
男性: 9 毫安
女性: 6 毫安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称为安全电压。我国的安全电压多采用36V、24V、12V。在电工作业中,应根据工作环境、使用方法等因素选用不同等级的安全电压值。
应当指出,安全电压并不是绝对安全的,是相对而言的。在日常电工作业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除采用独立电源外,安全电压供电电源的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必须实行电路上的隔离,如采用安全变压器等。禁止使用单线圈变压器代替安全变压器。
(2)工作在安全电压下的电路,必须与其他电气系统和任何无关的可导电部分实行电气上的隔离。
(3)采用超过24V的安全电压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
一、电气事故的分类
一、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
二、静电事故:静电指生产工艺过程中和人员操作过程中,由 于某材料的相对运动、接触与分离等原因而积累起来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三、雷电灾害:雷电是大气电,是大自然的力量分离和积累的电荷,也是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四、射频危害:射频指发射频率,泛指100千赫以上的频率。射频伤害即电磁场伤害。
五、电路故障:电路故障是由电能传递、分配、转换失去控制造成的。
第三节 触电事故的原因和规律
二、触电事故的调查及分析
1、事故统计和调查
对触电事故作一技术性的分析和统计,避免同类触电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要强调事故统计和分析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事故报告准确、真实、详尽地反映事故经过的一切细节,而且应附有必要的简图或照片。只有这样,才能可能分析出真实原因和作出正确结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2、电气设备上触电事故的分析
1、配电设备
2、架空线路
3、电缆
4、闸刀开关
5、配电盘
6、熔断器
7、照明设备
8、携带式照明灯
9、电钻
10、电焊设备
11、电炉
12、起重机
13、金属物件意外呈现电压
14、未接地(零)或接地(零)不良
三、触电事故的原因: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2、违反操作规程。
3、设备不合格。
4、维修不善。
5、偶然因素。
四、触电事故的规律
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2、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
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4、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