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8
文档名称: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ppt

格式:ppt   大小:1,173KB   页数:1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ppt

上传人:相惜 2022/8/8 文件大小:1.1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1. 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
2. 多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
3. 群桩基础的竖向分析及其验算
4. 承台的计算
5. 桩基础的设计
精选ppt
1.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
基本概念
件下相当于矩形截面桩的宽度b1,b1称为桩的计算宽度(新规范)。
当d≥
当d<
kf——形状换算系数,视水平力作用(垂直于水平力作用方向)而定(-18)
k——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桩间相互影响系数
d——桩径或垂直于水平外力作用方向桩的宽度
精选ppt
精选ppt
多排桩在外力作用平面内有多根桩,各桩受力相互影响,其影响与桩间净距L1有关。
单排桩或L1≥ k=;
L1<
h1——地面或最大冲刷线以下桩柱
计算埋入深度:h1=3(d+1) ;但h1值不
得大于桩的入土深度(h);
精选ppt
L1——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排桩桩间净距;梅花形布桩时,若相邻两排桩中心距 c 小于(d+1)m时,可按水平力作用面各桩间的投影距离计算。
H
c<d+1
L1
精选ppt
b2(b’)——根据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所验算的一排桩的桩数而定的系数,。
垂直于外力作用方向n根桩的计算总宽度nb1≤(B+1),若nb1>(B+1),取(B+1)进行计算(B:两边桩外侧边缘的距离);
若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各排桩数不等,且相邻桩(任何方向)中心距≥(d+1)或(b+1),可按桩数最多一排桩的桩间净距计算 k(所验算各桩可取同一个 k 值计算);
B
精选ppt
桩身抗弯刚度 EI
进行基桩的内力和变形计算时,将基桩简化为弹性地基梁计算,属于超静定结构,在计算土中桩的变形系数α时所用到的抗弯刚度EI值取 EI=
Ec——桩的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
I——桩的毛面积惯性矩。
精选ppt
平面受力假定
桩基础是空间受力状态,计算时将所受荷载换算到作用在承台(盖梁)中心处的N、M、H三个力,再将N、M、H分配给单桩,计算最不利的基桩内力、位移。
单桩、单排桩
单桩——全部荷载由单桩承受,荷载不需分配;
单排桩——外力作用平面内(验算平面),或将桩投影到外力作用平面(验算平面)上只有一根桩,而在垂直于外力作用平面内多根桩组成。
精选ppt
精选ppt
竖向力 N 在单排桩方向无偏心
竖向力 N 在单排桩方向有偏心距e,Mx=Ne,每根桩上的竖向作用力按偏心受压计算:
精选ppt
多排桩
外力作用平面内(验算平面),或将桩投影到外力作用平面(验算平面)上有多根桩。在垂直于外力作用平面(验算平面)内进行荷载分配时,不是直接分配给单桩,而是分配给与外力作用平面(验算平面)相平行的一排桩,在该排桩作用平面内,作为一个平面受力体(超静定结构),再通过结构力学方法进行第二次荷载分配,直至分配给单桩为止。
精选ppt
“m”法弹性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
基本假定
不考虑桩土间的粘着力、摩阻力,桩侧土为文克尔离散线性模型;
地基中基桩侧向位移受限制,轴向力对截面内力影响不大,计算中不考虑轴向力的影响;
桩受水平外力作用后,桩土协调变形,深度z处的水平抗力用“m”法确定,σzx=mzxz。
精选ppt
符号规定
-8所示坐标系,对力和位移符号作如下规定:
横向位移顺 x 轴正方向为正值;
转角逆时针方向为正值;
弯矩当左侧纤维受拉时为正值;
横向力顺 x 轴方向为正值。
精选ppt
基本公式
桩顶与地面(最大冲刷线)平齐(Z=0),已知桩顶作用水平力H0、弯矩M0,桩将发生弹性挠曲,产生水平位移x0、转角0、桩侧土产生横向抗力σzx,桩的入土深度h、计算宽度b1、深度z处的内力为Qz、Mz、挠度Xz、转角z。
根据材料力学,梁的挠度与梁上分布荷载 q 之间的关系式,即梁的挠曲微分方程:
xz——桩在深度处的横向位移(桩的挠度)
精选ppt
精选ppt
整理上式:
设 ,称桩的变形系数或称桩的特征值(1/m)。
从桩的挠曲微分方程中看出,桩的横向位移与截面所在深度、桩的刚度(包括桩身材料和截面尺寸)、桩周土的性质等有关,α是与桩土变形相关的系数。
精选ppt
式(4-9)为四阶线性变系数齐次常微分方程,在求解过程中运用材料力学中有关梁的挠度xz、转角z、弯矩Mz、剪力Qz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