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麦地诗人海子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891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麦地诗人海子课件.ppt

上传人:bb21547 2022/8/8 文件大小:1.8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麦地诗人海子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麦地诗人
海子
Chenming8138
山东 沂源一中 陈明
海子(1964—1989年)
原名查海生,生于安徽省安庆城外的高
河查湾,在农村长大。
于当一个写“小诗”的抒情王子,他向往着成为一个书写“大诗”的诗歌之王,他创作《太阳》系列长诗,期望成为压倒长城、太阳的永恒之塔,但这一宏大的诗歌抱负却接连受挫。
受到诗坛的批判和打击。 1987年的北京西山诗会上他就受到非议,不久又遭受“幸存者俱乐部”圈内诗人的指责,不久再次遭受来自四川的一位诗友的攻击。面对这些打击,本已心灵脆弱的海子在骆一禾面前哭了一场。实际上,此时他已意识到:成为诗歌王者对于他是一项不可能实现的事业。
失意
海子,沉湎于心灵孤独之旅的理想主义诗人,
在他短暂的生命里,始终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
诗歌皇帝
当众人齐集河畔
高声歌唱生活
我定会孤独返回
空无一人的山峦
青海湖上
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
《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 》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夜色》
孤独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曾回顾说:
“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海子追求诗歌理想是以牺牲尘世的幸福为代价的 。
海子善良、敏感、易受伤害而又自命天才的个性与势利、浮躁、庸碌的都市生活的格格不入。
他从“瘦哥哥”凡·高那里获得了启示:凡·高为了学画从荷兰的乡村来到巴黎,但他仅仅是巴黎的一个匆匆过客,不久他便要离开巴黎,来到盛开着向日葵的乡村阿尔。凡·高不属于巴黎,同样的,海子不属于北京。海子在《浪子旅程》中写道: 我本该成为 / 迷雾退去的河岸上 / 年轻的乡村教师……/ 但为什么 / 我来到了酒馆 / 和城市 // 我要还家 / 我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鲜花
海子希望远离喧嚣和哄闹,去亲近土地和乡村。于是他背负着代表他生命全部尊严、自费打印的一沓诗稿来到了比他的家乡更为荒凉、遥远的地方——四川、甘肃、青海、西藏,实践着“做远方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额短暂情人 和所有的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祖国 (以梦为马)》的愿望。海子希望在那里找到一种遥远的慰藉。
然而: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 遥远的青稞面 / 除了青稞面 一无所有 / 更远的地方 更加孤独 / 远方啊 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远方》
远方 以梦为马 一无所有
1989年海子有一趟故乡之行,西川在《怀念》一文中说:海子的“这趟故乡之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凉之感”。他说,“有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你在家乡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人”。这一自白是非常沉痛的,对故乡的陌生感表明了海子苦心营建的乡村乌托邦的幻灭,诗人成了一个被社会和故乡双重放逐的人,如果说被社会的放逐带来的仅仅是“身”的流浪,那么被故乡的放逐则意味着“心”的无所依托。
“春天 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就剩下一个,最后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从某种程度上,“一无所有”和“年华虚度 / 空有一身疲倦”是诗人历经精神探险后得到的最终报偿。海子痛感“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秋》
故乡 放逐 幻灭
海子不仅有着对远方的渴望,而且还想在远方搭建一个乐园梦,当这个乐园梦无可避免的破坏时,他们也就失去了精神上的依托。海子生前就一直不得志:清贫、寂寞、不被人承认和理解。当他与现实的关系紧张得失去弹性时,或许,死亡是最好的解脱。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作写于海子自杀前一个月,这是诗人最感人至深的内心独白。海子在历经精神流浪和探险之后希望回到平凡的尘世生活,但这又意味着放弃诗性的智慧,放弃灵魂的超脱与救赎,很显然,这对于以诗为生命的海子来说是不可能的抉择。在尘世的幸福生活和伟大的诗歌理想之间,海子深深地陷入两难的境地,
最后他选择了走上诗歌祭坛而没有做“走下十字架的耶酥”,成为了一位如骆一禾所评价的“诗歌烈士”。
生如夏花之灿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
给海子的一封信
心香三瓣
赤足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