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松木桩复合地基的应用.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松木桩复合地基的应用.docx

上传人:niupai21 2022/8/9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松木桩复合地基的应用.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松木桩复合地基的应用
作者:王瑞杰
摘要:本文通过对软土地基以及松木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松木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模型, 提出了松木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松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几 —5—
冃IJ言
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起到挤密作用。松木桩复合地基在施工中对桩间土体的挤密作用,使桩间土密 实,从而使桩间土的承载力得到提高,压缩性降低。
二、 松木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原理
1、松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
松木桩复合地基同其它复合地基相比,除桩的材质不同外,其余均有相似之处。根据桩、土相互组合共 同承受上部荷载的特点,这种地基可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复合地基计算公式进行 设计,即:
Fsp,k=m*Ra/Ap+B(l -m)fsk 1
式中:Fsp,k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为面积置换率,m= Ap/ Ac ;
Ac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Ra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Ap为桩身截面积,m2;
B为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
fsk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kpa,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 松木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确定;
松木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由摩擦力和桩端承载力组成,即;
Ra=Up Z qsi li+qpAp 2
式中:Up为松木桩有效周长,m;
qsi为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
qp为桩端土层的端阻力特征值,kpa;
li为第i层土的厚度,m;
Ap为桩身截面积,m2;
为防止桩的破坏,须对桩身容许承载力进行核算,并取较小值,即;
Ra=屮 o a Ap 3
式中:屮为纵向弯曲系数,与桩间土有关,;
o为桩身材料的容许应力,kpa,松木桩可参见《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取为3600 kpa;
a为桩身材料的应力折减系数,;
Ap为桩身截面积,m2;
3、 松木桩桩长与桩径的确定;
桩长主要取决于需要加固土层的厚度,一般视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而定。应满足地基的强度和 变形控制要求,通常桩长不宜长于5米,过长则施工困难,且不经济。桩径应根据工程地质等因素选用,一般 为100-150mm,软基较深的地基宜选用较大的桩径。
4、 单位面积松木桩的确定:
在桩长和桩径一定情况下,松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的桩数。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 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来确定单位面积松木桩的数量,即:
K=(Fsp,k- B*fsk)/( Ra- B*fsk* Ap)4
式中:K为单位面积松木桩数(K= m/ Ap),根/ m2;
其它符号同前。
5、 桩距的确定:
松木桩布桩通常采用三角形和正方形两种形式,其桩距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即:
三角形布置L= V1/K
正方形布置L=丿1/K
式中:K为单位面积松木桩数(K= m/ Ap),根/ m2;
L为松木桩间距。
6、 沉降计算:
复合地基的沉降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计算复合地基加固区内的压缩量,另一部分为计算加固区下卧层 的压缩量。所以,近似将加固区复合地基沉降与下卧土层沉降之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