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宋元青白瓷的特点与鉴赏.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宋元青白瓷的特点与鉴赏.doc

上传人:林之孝 2022/8/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宋元青白瓷的特点与鉴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宋元青白瓷的特点与鉴赏
钱宝城 律海明 本文是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研究结果,仅就宋元青白瓷的胎、釉、造型、纹饰、工艺特征和氧化表现等方面的特点以及鉴定要点谈一些看法。
一、宋元青白瓷胎的特点与鉴定
宋元青白瓷总的来物多数是平底、浅圈足。大器特别是象耳瓶,多高圈足;中小瓶类器物多作平底、低圈足。
观察宋元青白瓷器物造型,有两点值得注意:
1 器物的造型优美,比例协调,说明是经过陶工周密思考、精心创作的。但是,虽然采用模制成型技术,由于是用手工接胎制作的,一些器物尤其大件器,器身的接胎处不够平整,接痕明显,尤其在器内表现突出。
2 器物造型的多样性表明,鉴定时要综合考察它的胎、釉、刻工和修底、制胎工艺,对于没有见过的新器型,不能简单否定。部分青白瓷器的造型,独具特征。如各种兽耳罐,表现为圆唇短颈、溜肩鼓腹,肩饰贴塑双兽首,腹下收,平底下有浅宽足。四系扁壶,表现为小口短颈,肩立四系,扁长方腹。梅瓶,表现为小口、平沿,短颈,丰肩,敛腹,平底浅足,弧腹,浅足而内凹,胎体较厚重。高足碗、高足杯,表现为圆口、弧形腹,柄较高,或为转柄。
在识别真赝品时要注意,新仿品往往是在器物造型上与宋元青白瓷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形状、大小、体重、结构等方面。如大罐、大瓶的颈、肩、腹,往往比例失调,甚或将不同器型异想天开地组合为一种新器型,冒充元青花的“新种”;胎体不是过于厚重就是过于轻薄。
四、宋元青白瓷纹饰特点与鉴定
南宋后期及元青白瓷画面满,纹饰密,几乎不留空白。纹饰的装饰层次通常为四到八层,多的达九层以上,给人以花纹繁缛、图案精细、画面富丽而又庄严大气的感觉。其手法是主要采用刻划法、印花法、堆塑法、镂空法、点彩法等,或将几种方法并用于一器。但画面并无平淡之感,却有深浅变化之觉。常用装饰纹饰,有人物故事、莲池鸳鸯、动物、花卉、吉祥神物(龙、风、麒麟)等主题图像,海涛、莲瓣、蕉叶、回纹、菱形纹等边饰图案,十分丰富,多姿多彩。总的来说,其画风、绘画和图案都是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笔意施绘,线条流畅生动,富有中国书画之风韵。
鉴定中尤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种纹饰的主要特征:
1 边饰。主要有回纹边饰、莲瓣纹边饰和海涛 纹边饰几种。回纹边饰由互不相连接的单体回纹组成,有规矩方形和变形回纹几种。莲瓣纹边饰,有的绘一组,一般在器物的下部,如缠枝牡丹纹鱼耳大罐、云龙纹象耳瓶等均是颈部有一组仰形莲瓣纹。有的画两组,一组在器物上部,一组在下部,两组构成上下相对应的仰、覆莲瓣纹装饰。莲瓣一般呈单体形式排列,莲瓣问留有空隙,互不相连。海涛纹边饰,海涛汹涌奇兀,细微中显雄奇壮观。
2 花叶。大花大叶是有些宋元青白瓷的大器上的重要装饰特征。“缠枝莲的叶形呈葫芦状,或有一至五个尖瓣。”牡丹花叶的叶尖部位多作扭转表现,十分写实。蕉叶纹,蕉叶的主脉以浓笔粗线条表示,呈中干实,蕉叶大多作分开状,叶与叶问留有空隙;也有个别的蕉叶相并拢,或叶与叶有重叠。
3 垂云纹。垂云纹亦称“云头纹”、“云肩纹”、“如意云头纹”,其特点是两云脚相交的尖头与云头的尖头,指向相背,在垂云纹内多装饰海马、海莲、折枝花、麒麟等纹饰。这种饱满、大气的垂云纹,是宋元青白瓷中具有特***的图案,主要用于梅瓶、大罐等肩腹部的装饰和大盘的盘心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