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凭证式国债质押贷款业务发展的思考
俞永勤 摘要:《凭证式国债质押贷款办法》问世多年,相关业务却迟迟得不到有效推动。究竟是市场上的确没有需求,还是贷款品种设计存在问题?究竟是社会对该项业务的宣传与认识不到位,还是相关制度、办法存理。但由于每年凭证式国债承销分配额度中,近70%以上均集中在若干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需求与相关贷款银行(即发行机构)实际国债发行规模不匹配。将部分有能力办理贷款业务的银行拒之门外,同样对该业务的健康发展造成障碍。
(三)产品设计分析
目前,质押贷款已成为当前市场为个人融通短期周转性资金的普遍方式。随着市场成熟度日益提高及个人融资需求与日俱增,现在商业银行受理的质押物种类已覆盖到储蓄存款、凭证式国债、保单、理财产品受益权凭证等多种个人权利凭证。比较发现,市场主流的质押贷款品种同质化程度相当高,这导致凭证式国债质押贷款在同类产品中并无显著的胜出优势。
三、推动凭证式国债质押贷款业务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多管齐下,丰富凭证式国债投资者结构
解决好凭证式国债投资人的结构问题,是实现质押贷款业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步。
1、改革凭证式国债发行期限、利率等,从源头上丰富客户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对社会公众认购的凭证式国债鼓励满期持有,国债发行期限与利率设计相对固定。由于凭证式国债利率单向挂钩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割裂了债券利率与市场资金的真实供求关系。客观上导致本产品较难满足时下广大投资者对金融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其投资客户群多年来因此一直囿于中老年对象。为此建议:
(1)优化凭证式国债期限结构。
适当增加短期和长期国债品种的配置比例,解决当前凭证式国债品种单一性与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完善产品的期限结构。
(2)创新凭证式国债利息偿付手段。
对于凭证式国债的利息偿付方式,当前宜探索设计按年付息、复利计息、贴现发行等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3)调整凭证式国债利率的设定依据。
对于凭证式国债的利率设定机制,除参考同期储蓄存款利率外。其利率应依据市场利率变动的发展趋势、资金市场供求状况、投资者偏好等因素,进行综合平衡、合理制定,如可尝试对短期国债采用固定利率,
而对中长期国债采用浮动利率,实行随行就市,一年一定,或采用累进“税率”,以及增设可赎回条款等做法。
2、推广各种形式的主题国债。从营销上丰富客户结构。
(1)试行推出主题凭证式国债。
如推出世博国债。辅以开设一些世博门票抽奖活动;推出西部国债,辅以提供西部旅游的活动机会;推出教育国债,辅以为认购人的子女提供免费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知识场所的机会等。
(2)试行推出凭证式卡。
推出特供购买凭证式债权信息的联名银行卡。并设置内容丰富的积分活动。使凭证式国债一改传统纸质收款凭证的程式化脸谱。凸显亲民风格。
3、纵深进入农村市场,开拓潜力客户资源。
相对于中国的人口分布现状和乡镇、农村日益增长的储蓄存款规模,目前农村市场的凭证式国债销售力度还远远不够。与此同时,相对于投资渠道广泛的城市人口。农村居民普遍接受长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