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浆细胞放射治疗.ppt

格式:ppt   大小:2,995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浆细胞放射治疗.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8/11 文件大小:2.9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浆细胞放射治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浆细胞放射治疗
浆细胞骨髓瘤(PCM)
骨髓活检评估浆细胞替代造血组织的程度也有预后意义。
分别定义病期:I期浆细胞占造血容积<20%,II期为20%~50%,III期为>50%。病期愈高预后愈差。
原始细胞样浆细胞形态学和增殖浆细胞放射治疗
浆细胞骨髓瘤(PCM)
骨髓活检评估浆细胞替代造血组织的程度也有预后意义。
分别定义病期:I期浆细胞占造血容积<20%,II期为20%~50%,III期为>50%。病期愈高预后愈差。
原始细胞样浆细胞形态学和增殖抗原Ki-67也被认为是预后差的指标。
细胞遗传学异常,13q14 和17p13缺失者预后差。
骨硬化性骨髓瘤( POEMS综合征)
浆细胞增殖性疾病,常由多神经病(运动神经脱髓鞘)、器官肿大(肝脾肿大)、内分泌病(糖尿病、男性乳房女性化、睾丸萎缩、阳萎)、单克隆球蛋白病和皮肤病变(色素过度沉着和多毛症)组成一个少见的综合征,以骨髓浆细胞浸润伴骨小梁增厚,常有淋巴结浆细胞不同程度增生而类似Castleman病(血管滤泡高增生)为特征。
骨硬化性骨髓瘤 临床特点
本病约占浆细胞肿瘤的1%~2%,男比女稍为多见,患病中位年龄50岁,比典型PCM患病年龄低。本病发生与HHV-8感染有关。
临床表现多神经病和与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的症状、骨损害和淋巴结肿大。也有认为骨硬化性骨髓瘤和神经病病例中,只有13%病例可见POEMS综合征。
常见血小板增多,可见高血钙和肾损害,血清和尿中常见低水平M蛋白,部分病例为IgG或IgAλ型。放射线检查显示多发性硬化性骨损害。生存期明显比PCM长,60%病例生存期在5年以上。
浆细胞瘤
骨性浆细胞骨髓瘤(SPB),是局限于骨的肿瘤,由浆细胞组成,放射学检查为孤立的溶骨性损害,骨髓检查无浆细胞增多证据。
骨外浆细胞骨髓瘤(EMP)是发生于骨外或髓外组织,由浆细胞组成的肿瘤。
骨性浆细胞骨髓瘤(SPB)
骨性孤立性骨髓瘤约占浆细胞肿瘤的5%,最常见受累部位为造血最活跃骨髓骨,如骨盆、股骨、肋骨、 肱骨。临床表现为骨痛或由单一克隆性浆细胞性骨损害的病理学所见。
一般,血清或尿无M蛋白,部分病例可见低水平的球蛋白增高。如在血清或尿中存在M蛋白,则随局部治疗后而消失。
骨性孤立性骨髓瘤主要用放疗,剂量30-54Gy。据报道在10年的追踪中,约35%患者治愈,55%进展为PCM,10%复发或其他部位发生骨性孤立性骨髓瘤。
骨外浆细胞骨髓瘤(EMP)
诊断:
组织学证实为浆细胞肿瘤;
骨髓穿刺活检浆细胞成分少于10% ;
全身骨骼系统正常。
骨外浆细胞骨髓瘤(EMP)
骨外浆细胞骨髓瘤占浆细胞肿瘤的3%~5%,特别多
见于成年人,中位患病年龄55岁,绝大多数(75%-
86%)发生于男性。
高发部位为头颈部(80%-90%),其中40%位于鼻
腔和副鼻窦,20%出现在鼻咽,18%累及口咽,唾
液腺。胃肠道的EMP第二好发部位(10%),其中
以小肠居多。皮肤是EMP第三好发部位,主要位于
躯干和腹部的皮肤。
骨外浆细胞骨髓瘤(EMP)
骨髓检查或放射线检查均无PCM证据,15%~20%病例可见单克隆球蛋白,但无贫血、高血钙或肾损害的证据。
骨外浆细胞骨髓瘤主要用放疗,区域
性复发,常在2年内,发生率约占10%-25%患者。
进展为典型的PCM约为15%。当出现骨痛、贫血、发热、出血倾向、反复感染及肾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EMP临床分期
Ⅰ期为局限于原发部位。
Ⅱ期严重破坏周围组织或累及其引流的淋巴结。
Ⅲ期发生远处转移。
骨外浆细胞骨髓瘤(EMP)
EMP有较高的放射敏感性,一般首选放疗。
局灶野照射,剂量以40-60Gy,4-6周为宜。
切除淋巴结或颈清扫后辅助放疗,建议剂量36-40Gy。
当病灶局限、有足够的切缘范围时,先手术再放疗,效果更佳。
肿瘤直接>5cm或局部侵袭范围较大、分化差、复发的病例应该积极化疗,化疗方案参考多发性骨髓瘤。
病例分析
张立×,女,65岁。
2013-3因为鼻塞在我院耳鼻喉科行鼻腔肿块活检术。
诊断:鼻腔浆细胞瘤。
2013-3 我科给予放射治疗,DT:50Gy/25次。
放疗后鼻腔肿块完全消退
目前出现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
双侧颈部、颌下、咽旁及颈动脉鞘旁见多发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最大约20mm×25mm。
免疫组化对比
2013-3: CD138(+++), Ki-67(+)15%。
S-100(-),LCA(-),CD3(-),CD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