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混凝土裂缝防止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混凝土裂缝防止措施.docx

上传人:niupai11 2022/8/1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混凝土裂缝防止措施.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一、概述 近代科学关于混凝土强度的互微观理论研究以及大量工程实践所提供的经验都说明,结 构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以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为例,据测试混凝土的收缩值一般在
(4〜8)X 10-4,混凝土抗拉强度一般在2〜材料质量波动
混凝土搅拌站在混凝土生产前,未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复试。个别水泥、外加剂、掺 合料质量波动,粗、细骨料含泥量超标,甚至使用细砂、特细砂,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
5、混凝土供应间歇时间长
由于受道路交通制约等方面原因,不能保证混凝土连续浇捣,导致混凝土冷缝增多,给 裂缝以可乘之机。
四、裂缝控制措施
(一)设计方面
1、按双向板配筋 为使楼板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一致,现浇楼板应按双向连续板计算配筋。为减少开 裂,宜采用双面配筋,增加表面配筋量。楼板最小配筋率u应$%,且应采用细直径螺纹 钢筋。
2、 增加楼板厚度
考虑到楼板双面配筋,并且楼板内暗敷电线管线太多,再加上楼面上 30mm 细石混凝土 地坪常被取消等因素,现浇楼板厚度应为 120mm。
3、 控制混凝土强度
多层、小高层住宅楼板预拌混凝土强度应WC30,高层应WC35。
4、 加强构造配筋
为克服墙角450斜裂缝,应在墙角配置放射筋(特别在建筑物端部),长度大于1/3跨(不 -)。上部支座处负弯矩钢筋宜每隔1根设置1根通长筋,以抵抗板中裂缝及端 头裂缝。除受力筋满足要求外,分布筋间距应适当加密,间距150-200mm。使楼板受力均匀, 增强混凝土抵抗温度、干缩变形的能力。当选用冷扎扭钢筋时,最小配筋率应满足规范要求。 5 、管线敷设
预埋电线管位置应设置在楼板上下两皮钢筋当中,严禁两根管线交错叠放,可采用接线 盒方式。当楼板厚度较薄时,应在管线外侧增加钢丝网。
(二) 施工方面
1、合理确定工期 按科学规律安排施工工期与进度计划。楼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其强度未达到
,施工人员不得在楼面操作及堆载材料。
2 严格养护 楼板混凝土浇捣完毕后,根据当时室外气温,确定养护方案。冬、夏季节 ,应采取混凝 土表面加盖草包、塑料薄膜等养护措施。混凝土在浇筑完后12h内,必须进行浇水养护。对 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d; 对掺用缓凝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14d。
3、 控制拆模时间
模板的周转配置,应考虑到规定的拆模时间,跨度大于2m小于8m的现浇板,其拆模 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标准值的75%,当跨度大于8m时,拆模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其标准值的 100%,防止过早拆模引起的混凝土损伤。同时,模板支撑立杆下部与楼面接触部位应设楔 子顶紧,防止混凝土在浇捣中变形。
4、 控制负弯矩钢筋位置
在楼板负弯矩钢筋处设置撑脚和马凳,楼板钢筋上设置跳板,严禁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 踩踏钢筋,确保负弯矩钢筋的正确位置。
(三) 材料方面
1、 合格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扩展度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全盘考虑,多用骨料、少用粉料,以减少裂缝产生。普通混 凝土应适当控制,不宜过大,多层和小高层宜小于140m m,高层宜小于180m m,高流态坍 落度控制在250〜270mm,扩展度控制在660〜720mm。应选用高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