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人物专题——彭雪枫.docx

格式:docx   大小:54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物专题——彭雪枫.docx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7/20 文件大小:5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物专题——彭雪枫.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制作人 XXX
人物专题
彭雪枫的传奇人生
目录
彭雪枫 2
人物简介 2
人物生平 2
求学经历 2
革命之路 2
抗日战场 3
新四军第四师 3
为国捐躯 3
成就贡献 4
军事 4
教育 4
文学 4
轶事典故 4
爱护牛犊 4
创拂晓报 4
办学治校 4
人物评价 5
后世纪念 5
追悼大会 5
纪念建筑 5
悼念活动 5
影视形象 5
相关文献 6
《彭雪枫传》:定格娄山关下的铁血英雄 6
论彭雪枫的军事宣传实践及意义 8
深切怀念彭雪枫同志 11
抗日名将彭雪枫的桑梓情 15
【重读抗战家书】彭雪枫:一代名将血沃中原 17
家书原文 : 18
彭雪枫
——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
人物简介
彭雪枫(1907年9月9日-1944年9月11日),河南镇平人,乳名隆兴,原名修道。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家和军事家。彭雪枫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三军团历任纵队教导队指导员、纵队政委、师政委、江西军区政治委员,获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参加长征,先后担任军委第1野战纵队梯队队长、红三军团师长、团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司令员、红一军团师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先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处长,1938年南下华中,任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1941年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多次粉碎日军扫荡,但是同国军亦多有摩擦。1944年8月奉命西征,在河南夏邑八里庄与国军地方武装李光明部的交战中阵亡。1989年11月,彭雪枫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之一。
中文名
彭雪枫
职业
指挥员、军事家
别名
彭修道
毕业学校
育德中学
国籍
中国
信仰
共产主义
民族
汉族
主要成就
领导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
出生地
河南南阳镇平县
代表作品
《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
出生日期
1907年9月9日
对其评价
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
逝世日期
1944年9月11日
地位
中国革命史上的36位军事家之一
人物生平
求学经历
1907年9月9日(农历八月初二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乳名隆兴,学名修道。
1912年初随教私塾的祖父彭如澜读书识字。后在伯父彭延庆办的私塾为富家子弟作伴读。
1921年秋,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彭延庆,并考入南开中学。
1924年春夏之交,学校迁址于北京南郊团河,学校易名为“育德中学”。秋,彭禹廷中断资助。得校长余心清照顾,让其在该校小学部教国文,每周七小时,月酬十元,才得以继续上学。
革命之路
1925年在爱国进步教师的影响下,阅读《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独秀文存》等进步书刊。“五卅惨案”发生后,组织同学同校方进行斗争,取得胜利,建立了育德中学学生自治会,被选为会长。6月下旬,经唐纵介绍,在育德中学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6月,被派到烟台刘珍年部二十一师做兵运工作。10月,在《国闻周报》副刊发表《烟台纪行》。12月,奉派往福山做农运工作。
1932年春夏之交,指挥二师参加宜(黄)乐(安)战役,歼敌五十二师高树勋残部。8月,粉碎了二师师长郭炳生的叛变阴谋。荣获“红星奖章”。
1933年5月,调任红三军团四师政委,率部东征,连战皆捷,进逼福州。11月,在浒湾八角亭战斗中身负重伤。
1935年2月,部队在扎西地区缩编,五师编为十三团,任团长。19日,红军回师遵义,在二郎滩二渡赤水河。十三团为先头部队,架设浮桥强渡,将敌击溃,保证了大军安全渡江。同月25日拂晓,十三团攻占桐梓城。当天,接受夺取娄山关任务。率领十三团先于主力两日,向娄山关急进。经激战,于是日午后五时攻占娄山关的制高点——点金山。晚八时攻占娄山关。
抗日战场
1938年9月,周恩来、叶剑英指示河南省委将工作重心转向豫东,创造豫皖苏边新局面。廿七日,竹沟抗日武装隆重举行进军誓师大会。同月29日,《拂晓报》创刊。雪枫同志写《拂晓报——我们的良友》发刊词并为刊头题字。
1939年11月11日,河南竹沟“确山惨案”发生后,撰写《关于竹沟事变》一文;同月,奉新四军军部命令,游击支队改番号为新四军六支队。任司令员兼政委。豫皖苏边区党政军委员会成立,任主任。28日,为《拂晓报》撰写题为《本报被禁的声明》的社论。
1940年8月,八路军三三四旅新二旅与六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12月9日,在《拂晓报》发表《怎样和敌人斗争与怎样建立敌后根据地》一书的序言;同月12日,因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耿蕴斋、六旅十七团团长刘子仁、十八团团长吴信荣率部叛变投敌,发表《为紧急动员告淮上绅耆书》。
新四军第四师
19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