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古诗词鉴赏优秀8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鉴赏优秀8篇.docx

上传人:杏杏铺 2022/8/11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鉴赏优秀8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词鉴赏优秀8篇
经典古诗赏析 篇一
《赠范晔》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全部,聊赠一枝春。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点出赠诗寄花的对象和缘由。“陇头人”,写出了挚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也许女方在杨柳漂流、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在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虽然意境开朗壮阔,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淼的宏伟气象,但这只是表象。内里还包含着作者当时的境况(杜甫当时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龄58岁,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国家的境况——沉浮。
其它修辞,如反复、排比、夸张、比兴等手法,由于比较简洁或常用于现代诗歌中,不予分述。
二、表现手法
(一)象征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毅,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陆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卜算子咏梅》);等等。
(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净的操守。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析: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留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稍微而终成大业的思索,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纳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类似的还有于谦的《石灰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张九龄的《感遇》等等。
赏析: 篇四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曾说自己早年东游扬州,不到一年光景,“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可见李白是一位轻财重义,交游极广的诗人。这次,当他即将离开金陵,前往扬州时,挚友相送,在饯别的酒度上,李白写了这首诗,作为临别纪念。这些来相送的“金陵子弟”,不过是些年轻的挚友,彼此虽意气相投,但在政治志向上未必一样,因此这首诗就很不好写。说多了虚词,没有实际内容,只能流于浅薄、空泛。然而挚友相处,一旦分别,总是令人留恋的。现在如此写来,恰到好处,它真诚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诗的开头两句,就写得很欢畅、豪爽,形象生动,意境丰美。暮春三月,杨花飘舞,金陵酒肆,吴姬劝尝。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无论是“欲行”还是“不行”的人,都是兴奋的、开心的。所以接下去的两句,用叙述的语言,简洁、明白地总写一笔惜别的热情场面。这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点,也表明白挚友之间的美妙情意。于是最终两句,以设问方式,用眼前景物,非常贴切而自然地抒发了这离情别意的深切:请挚友们不妨问一问啊,向东奔流而去的滔滔江水,我们惜别的情意和它相比,原委是谁短啊又谁长?如此作结,不仅形象生动,巧思奇妙,而且情真意切,余韵悠闲。全诗语言清爽流利,具有质朴的民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