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0章城乡住区规划简版
城市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
居住小区
组团
户数(万)
1~
3000~5000
300~1000
人口(万)
3~5
1~1. 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
三、住区的规划结构
基本形式
27
上海曲阳新村居住区 三级结构
§2 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
三、住区的规划结构
基本形式
28
1
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2
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4
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
5
城市旧住区的更新规划
主要内容
29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基本要求
1914年,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中提出了“需求层次”学说。
主要内容:
1- 需求金字塔构成模型
2- 人的需求的产生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30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基本要求
31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基本要求
安全 · 卫生 · 方便 · 舒适 · 美观
32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基本要求
安全
对防止火灾、地震、交通安全的考虑,以及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犯罪和保证人身安全。
33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基本要求
卫生
通过有效措施,保证住宅和室外绿地、活动场地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良好。
34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基本要求
方便(使用要求)
利用规划手段,使设施配置和空间布局在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生理承受范围之内。
配建要求
千人指标
35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基本要求
舒适 (使用要求)
在满足“方便”的条件下,功能适宜、设计合理、绿化良好、施工精良,从而使使用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舒适感。
1-居住密度:单位面积上居民和住宅的密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建筑面积密度等指标表示。
2-人均用地:总用地/总人口
3-人均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总人口
4-各类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与设施标准
36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基本要求
舒适 (使用要求)
37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基本要求
美观
38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类型的选择
住宅的类型
供以家庭为居住的建筑
供单身人居住的建筑
39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类型的选择
住宅的类型
A、低层住宅(1—3层)
独院式住宅,并联式住宅(2户),
联排式住宅(3户以上)
40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类型的选择
住宅的类型
B、多层住宅(4~6)层
其中七层住宅,第六层与第七层采用内部楼梯供一户使用的也归入多层住宅。
梯间式,走廊式住宅,多层独立单元住宅(也叫点式住宅)
41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类型的选择
住宅的类型
走廊式住宅
42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类型的选择
住宅的类型
C、中高层住宅(7~9层)
中高层梯间住宅(和多层基本相同)
板式中高层住宅
点式中高层住宅
43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类型的选择
住宅的类型
D、高层住宅 (十层和十层以上)
独立式单元式、高层走廊式
44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类型的选择
住宅的类型
45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的规划布置
(1) 行列式
(2) 周边式
(3) 点群式
(4) 混合式
46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的规划布置
(1) 行列式
曹杨新村
47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的规划布置
(1) 行列式
48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的规划布置
行列的布置手法
49
§3 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