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高温作业危害预防保健措施范本.pdf

格式:pdf   大小:26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温作业危害预防保健措施范本.pdf

上传人:小泥巴 2022/8/12 文件大小:2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温作业危害预防保健措施范本.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D
田劳动、建筑、搬运的露天作业,
除了受太阳的直接辐射作用外,还受到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
体的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露天作业中辐射热强度虽然
较高温车间低,但作用的时间持久,加之中午前后气温较高,
形成高温和辐射热的联合作用的作业环境。
  (三)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为
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消化、神经、泌尿等系统的适
应性变化。这些变化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则可产生不良影
响。
  1、体温调节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可以用热平衡公式表

  S=M-E±R±C1±C2
  式中,S 为热蓄积变化,M 为代谢产热,E 为蒸发散热,R
为经辐射的获热或散热,C1 为对流的获热或散热,C2 为传
导的获热或散热。辐射热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
物体,但并不对周围的空气加热。人体经对流将热传给空气
分子,气温高时则相反;人体通过蒸发将热传给水分子,风(气
第 5 页 / 共 13 页解决方案系列 编号:FS-FA-04021
流)大可加强对流和蒸发。传导则为热由一个物体直接传给另
一个物体。通过上述几种方式,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热交换
并将中心体温保持在 37℃,其正常变动范围很窄,热蓄积的
变化几乎为零。
  在高温环境劳动时,人的体温调节受气象条件和劳动强
度的共同影响。气象条件诸因素中,气温和热辐射起主要作
用。气温以对流的方式作用于人的体表,经血液循环使全身
加热;热辐射则直接加热机体深部的组织。体力劳动时,随着
劳动强度的增加和劳动时间的延长,代谢产热不断增加。这
些内外环境的热负荷使机体获热。当中心血液温度增高时,
热敏感的下丘脑神经元发放的冲动增加,导致皮肤血管扩张,
皮肤出汗。大量的血液携带热由内脏流向体表,热在在皮肤
对流和蒸发散去,维持正常体温。若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
(一般一平均皮肤温度 35℃为界),机体只能通过蒸发途径散
热,湿热环境可降低蒸发散热的效率。若环境受热加上劳动
代谢产热明显超过散热时,机体则会产生热蓄积,体温可能
上升并稳定在较高的平衡点上(如中心体温 39℃),此时机体
处于高度的热应激状态;如果热接触是间断的,体内热蓄积的
第 6 页 / 共 13 页解决方案系列 编号:FS-FA-04021
热可在期间内散发出去而热应激缓解。蓄积过量,超过体温
调节能力,则可能出现过热而发生中暑。
  中心体温也称深部温度,一般以直肠温度表示,一般认
为中心体温 38℃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应激范围的上限。
  2、水盐代谢环境温度愈高,劳动强度愈大,人体出汗
量则愈多。汗的有效蒸发率在干热有风的环境高达 80%,大
量的出汗能及时蒸发,则散热作用良好。但在湿热风小的环
境中汗的有效蒸发率则经常不足 50%,汗液难于蒸发,往往
成汗株淌下,不利于体温调节,且由于皮肤潮湿度增高,皮
肤角质渍而膨胀,阻碍着汗腺孔的正常作用,淌汗更多。大
量的出汗可致水盐代谢障碍,而影响劳动能力,甚至造成水
和电解质紊乱,导致热痉挛发生。
  3、循环系统高温环境下体力劳动时,心脏向高度扩张
的皮肤网输送大量的血液,以便有效地散热;又要向工作肌输
送足够的血液,以保证工作肌的活动,且要维持适当的血压。
另一方面,由于出汗丧失大量水分和体液转移至肌肉而使有
效血容量减少。这种供求矛盾使得循环系统处于高度应激状
态。心脏向外周输送血液的能力取决于心输出量,而心输出
第 7 页 / 共 13 页解决方案系列 编号:FS-FA-04021
量又依赖于高心率和血管血容量。如果高温工人在劳动时已
达到最高心率,机体蓄积热又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