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做好新闻选题
新闻的选题
新闻在哪里?
故事在哪里?
最令人震惊的事实
让观众产生情绪化反应的场面、镜头、引语
编辑是否对你的选题内容是否兴奋?
这是否是一篇时效性强的故事? 与当前人们谈论的话题相关?
选题是否与当前的新闻热点相关?
选题是有普遍意义、永恒的主题?
爱情、背叛、谋杀、性?
选题来自广阔的人生和社会;
是一个人性化的深层次故事,而不是一个傻瓜相机快照;
故事能把把读者领进人生的门槛,让读者醒悟;
帮助读者发现生活的意义;
帮助读者发现变化的意义、发现新生事物的意义;
让读者对人生有一个新的理解和视角;
素材能否构成一个好故事?
故事里是否有一个悬念?
故事是不可预测的;
是否有一把剑高悬在故事人物的头上?是否有在难会降临到他(她)?
故事的叙述是情节中心? 还是人物中心?
是否给报道的问题戴上一张人的面孔?
《我傻,我选李希光当导师》
“你怎么就这么笨!你要是个男生,我真的一个大耳光子抽过去!”
自从读了研究生,我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听不到导师李希光的电话。李老师办公室墙上有条当年他在外蒙古游牧时带回来的马鞭,我担心什么时候它会落在了我身上。
当我给发完最后一封e-mail后,看看表,12点多了,今天终于完成了一篇关于半岛电视台的论文。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合上笔记本电脑,爬上床,盖上松软的被子,抱着小枕头,做好了一些舒服的姿势,满怀信心的憧憬着美梦。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深夜显得特别刺耳。
“喂?”我睡眼惺忪地拿起了电话,语气中带着一些困倦和不耐烦,我也是宿舍唯一在床上装了电话分机的人。
“你这句话什么意思?第二段一开头,什么叫做半岛电视台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大电视台?证据呢?数据呢?”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略显愤怒的声音
天啊,是“老板”!我用了半秒钟的时间找到了声音来源后,条件反射地从床上弹了起来。
“我看了很多杂志文章,都是这么说的啊。”
我提高了声调,努力让“老板”听不出来我已经睡觉了。我想我的声音一定大的可以把同屋吵醒。面对“老板”,我也顾不得宿舍友谊了。我一边庆幸第一句那个“喂”不足以让“老板”察觉我已经比他早睡觉,一边尽可能调动还没有进入深层睡眠状态的脑细胞想着下句话该怎么说。
“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写啊?一手的材料呢?我跟你说话多少遍!你怎么做学问啊!”显然,我的一句话更加激怒了“老板”。
“噢,知道了。”我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回答,尤其是在脑细胞都不听话的半夜。
“你说你怎么办啊?作学问这么不踏实!”我刚想接着再“嗯”,电话突然挂了。
说实在的,我很习惯“老板”这种没头没脑的打来,又没头没脑的挂断的电话法。不过,暴风雨终于过去了,我至少今夜可以高枕无忧了。我心里想着,直挺挺得倒了下去。在深夜我也顾不得什么学术了,明天再说吧,我刚刚摆好舒服得姿势,准备重温旧梦的时候,电话铃又想了起来。
“第三段什么意思,和第二段存在什么逻辑关系吗?你是不是头脑不清楚啊,不知道你整天在想什么!”“老板”依旧在发飙,而且他好像忘记了两分钟之前,他刚刚说过差不多的话。
“你说你怎么回事,怎么改?别一天到晚的‘嗯’!动动脑子!”。“老板”确实比我聪明多了,我的绝招被他识破了。
“我知道了,我明天一大早就改!”我知道自己的回答依旧苍白无力。
我话刚说了一半,电话那边就传来“嘟嘟”的声音,这是“老板”再次愤怒的表现。我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赶紧回忆刚刚发给他的那篇论文一共有几段。我的老天,好像是9大段!我愣在床上,要是每看到一段就这样的话,今夜我岂不是还要至少被骂7次?!周围一片漆黑,同屋的姐妹不耐烦的在床上翻着身子,无语抗议着半夜电话骚扰。
我干脆坐了起来,把枕头竖起来靠在身后,左手拖着电话,右手紧握话筒。我时刻准备着第一时间接电话,把对同屋的影响减到最小。我很困,也更加紧张,但我知道我不能拔掉电话,否则明天又是在劫难逃,让他一次骂个够吧。
不知道多久,或许过了十几分钟,电话又响起来,我赶紧把已经搭拉的脑袋复原,猛得提起电话。这次,我准备足够的耐心和更多的心里准备。
“我真不敢相信你还是个研究生!”电话里的每个字之间都有停顿,“老板”似乎愤怒到了极点,接近“抓狂”的边缘。那些字好像从牙缝中挤出,我相信,要是我站在他面前,一定会被他撕得粉碎。
电话挂了!
我愣住了,接着高兴起来,我知道,这是“老板”今夜对我论文和我个人的总结性语言!这就意味着我真正可以安心睡觉了,至少从此刻,半夜1点47分到早上7点半!老板教训我的话,我明天再考虑,我现在只有一个目标,能睡多久就睡多久!我还希望,“老板”不要成为我的恶梦!
信源与新闻故事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