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清正唐贤相廉洁陆宣公.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正唐贤相廉洁陆宣公.doc

上传人:whetyo 2022/8/1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正唐贤相廉洁陆宣公.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廉政当效陆宣公
忠县民族中学 汪 洋
巍巍翠屏半城山水添锦绣,耿耿宣公两袖清风廉政传佳话。在美丽的忠州东溪翠屏山腰,有一处遐迩知名的名胜古迹--宣公墓-—中国古代“十大名相”,典范在身边。
陆宣公何许人也?陆贽,字 廉政当效陆宣公
忠县民族中学 汪 洋
巍巍翠屏半城山水添锦绣,耿耿宣公两袖清风廉政传佳话。在美丽的忠州东溪翠屏山腰,有一处遐迩知名的名胜古迹--宣公墓-—中国古代“十大名相”,典范在身边。
陆宣公何许人也?陆贽,字敬舆,祖籍浙江嘉兴。唐朝著名的贤相、 岁考中进士,任华州郑县尉,后改任渭南县主簿。德宗即位后,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陆贽随德宗避乱奉天,协助德宗运筹帷幄,克平大难,人称“天子私人”。长安收复后,陆贽还京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参赞机要,负责起草文诏,甚得朝廷倚重,号称“内相"。贞元八年,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身为宰相。由于德宗独揽大权,轻信奸臣,不听忠言,,长达 10 年。其中后六年隐居翠屏读书洞,潜心研究药方,悬壶济世。唐顺宗即位,下诏召还陆贽,诏书未至而陆贽和世长辞了,“宣”,世称“陆宣公”。为何以“宣”对其盖棺定论?我曾百思不得其解。忽一日,我望文生义:贽者,财礼是也;宣者,公开是也。顿悟陆贽为官财产公开是也。究其一生,还真是“廉”字领先。
,公忠体国,,敢于矫正皇帝的过失,勇于揭露奸佞误国的罪恶。德宗皇帝生***财,爱好聚敛。在奉天避难时,他感到私用缺乏,想建立一个私人小金库,美其名曰“高薪养廉”。陆贽发现这个苗头后,深感不妥,于是向德宗劝谏。在国力困难的条件下,德宗听取了陆贽的建议,,裴延龄任户部侍郎,,喜欢夸耀自己,是个典型的卑劣贪狠小人。他千方百计投皇帝所好,巧立名目,虚报钱粮。上任之初,谎称查获了户部原来隐瞒的 20 万贯钱,他就把这笔多余的钱财藏在另外一个库中,以专供皇帝享用。陆贽仗义执言,,不要引火烧身,但陆贽大义凛然地答道
“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不恤其他.”这可真是斩钉截铁的忠君誓言! 陆贽的浩然廉洁正气得到了朝中正直大臣的称颂,但最终结果却是被罢相贬官。
,两袖清风。分外之财,毫厘不取。陆氏本为江南望族,陆贽出生时家门衰落,父亲陆侃曾任溧阳县令,英年早逝。,陆贽按例守孝三年。各地藩镇都纷纷赠送厚礼,数量达几百份,有意巴结这位“内相”,但是陆贽说:“我母亲去世,是我私人的事,诸位和我非亲非故,仅只是***上交往才熟悉,我母亲去世和诸位毫不搭界,厚馈的奠礼我是绝对不收的,请诸位拿回去吧!”,陆贽生活相当贫困。他为了节省开支,一直蜗居在洛阳嵩山丰乐寺里,靠着好友韦皋的按月资助,才勉强度过治丧、营葬、守孝的几道经济难关。身为宰相高官,连母亲的丧葬费用也拿不出,要靠友人接济。陆贽为官清正廉洁,由此可见一斑。我想当今那些巧立明目借机敛财的贪官和陆贽相比,简直是无地自容!
廉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