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连环画 西游记版本.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连环画 西游记版本.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2/8/13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连环画 西游记版本.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了庆祝“六·一小朋友节”,本周只环绕一种主题——谈谈《西游记》连环画的几种版本。(这是我持续几晚精心搜罗的成果,与人们分享) 
   
   
  (一)为孩子选书难 
   
  孩子带给我们的一大乐趣是——让我们重温童年。小近年间,连环画的形式得到不断地改善、创新。从最开始的插画到一事一图,再到后来由连贯的图画来论述一件事,绘画水平也越发精益求精,特别是人物形象越来越惟妙惟肖。到建国前后,真正的连环画精品开始浮现了。 
   
  这时,一批专门从事连环画创作的画家已从画坊里学徒而成,开始了独立创作的生涯。正由于术业有专攻,才为这门艺术迎来了黄金岁月。目前可以看到,为什么老版精品连环画都集中诞生于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 
   
  可以说,《西游记》的绘画创作是随着中国的连环画艺术一起成长起来的。它的精品也是在那时浮现的。前文提到,连环画的最高艺术成就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简称上美或沪美),这一点从《西游记》正可体现出来。 
   
  1954、 1955两年间,陈光镒的三部作品《大闹天宫》《通天河》《真假美猴王》先后在新美术出版社( 52年在上海成立,56年并入上美)出版。这三部代表了当时《西游记》连环画的最高水准,特别是《通天河》,即便是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也很少有能与之相媲美者。其人物精致、清晰、生动,对唐僧师徒四人的描绘几乎成为后来的定格,而妖魔及虾兵蟹将更是呼之欲出、活灵活现;那些辅助的风景,房舍楼台、风雪波浪、水底世界及打斗的场面,全都描绘的深浅浓淡,气势磅礴。 
   
  陈光镒被誉为上海连坛“四大名旦”之一,这三部《西游记》也成为她的代表作。 
   
  在陈老的带动下,上美立即出版了一系列《西游记》画作,本本都是上乘之作。这涉及: 
   
  1955年,凌涛与刘锡永的《无底洞》; 
  1956年,胡若佛的《怒打假国丈》,董天野、乐小英的《白虎岭》,以及徐宏达的《假西天》; 
  1957年,夏书玉的《狮驼国》,徐宏达的《火焰山》,郑家声的《智激美猴王》。 
   
  以上列位,无一不是连坛的艺术人们。其中,徐宏达被誉为上海连坛“四小名旦”之一。 
   
  而以上这十部作品,全都成为《西游记》连环画的典型之作,它们代表了一种时代,一种终将逝去也许再不复返的时代。 
   
  尽管这十部已属精品,但还不是最佳的,它们的浮现,似乎众星捧月般,要等待一本真正的扛鼎力作,一部时代完结篇的到来。 
   
  在“文革”前的1963年,上美出版了由赵宏本、钱笑呆绘制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该作在当年举办的第一届连环画评比中荣获了一等奖。它成为《西游记》的顶尖之作,也成为时代的绝唱,在它之前,勉强能与之媲美的也许只有陈光镒的《通天河》,而在它之后,再无来者。 
   
  该作的绘者赵宏本为连坛“四大名旦”之首,更被誉为“连环画的祖师爷”,她的伙伴钱笑呆也是“四大名旦”之一。看到这二人的分量,也就理解了这部作品的实力和价值。五六十年代往上的人也许对这部作品很熟悉,那个时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被大力倡导。“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抛开它的政治意义,仅就艺术性而言,它也当之无愧《西游记》连环画的最高成就。 
   
  综上所述,“文革”之前,上美共出版了 11册《西游记》连环画,这 11册构成了真正的老版小人书。当时上美还请钱笑呆画了一版《高老庄》,不知什么因素没有出版,始终到改革后才出,因此,也有人称上美的老版《西游记》共 12册,但实出11 册。 
   
  很可惜,与原著共一百回的《西游记》故事比起来,上美的老版连环画只有这 11册,这让连迷们大呼但是瘾之余,也愈发爱惜这 11部典型之作。 
   
   
   
  (四)其她各出版社的“老版”《西游记》 
   
   《西游记》连环画始终是连迷们的一大憾事,由于没有哪个出版社可以凑齐一套完美的《西游记》故事。上美虽然本本典型,但只有11册,且每本都是单册,并未构成套书,这也是由那个年代连环画绘制特点决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与上美同期出版的尚有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三册《闹天宫》《筋头云》《水帘洞》,这三册同为刘继卣所绘。五六十年代的连坛最为出名的要属“南顾北刘”,南顾是指顾炳鑫,她的代表作有《渡江侦察记》《红岩》《列宁在十月》等。而北刘就是指刘继卣,作为北方画派的代表,刘继卣的功力丝毫不亚于上海,她的三部《西游记》画得同样精美,同属典型之作。据说刘老正准备画《西游记》全本时,由于文革的因素,她的筹划搁浅了,否则我们今天也许会看到一部无与伦比的《西游记》套书。刘老的代表作尚有《东郭先生》《鸡毛信》《武松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