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绞股蓝与其易混淆品的鉴别.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绞股蓝与其易混淆品的鉴别.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7/22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绞股蓝与其易混淆品的鉴别.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绞股蓝与其易混淆品的鉴别
【摘要】对葫芦科绞股蓝属的绞股蓝与其易混淆品葡萄科植物乌蔹莓和雪胆属的雪胆进行了外部形态、显微结构和理化比较,指出之间可供鉴别的特征。
【关键词】绞股蓝;乌蔹莓;雪胆;外部形态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Identification of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and Its CounterfEits
Key ma pentaphyllum;Cayrata iapohica Thunb Gaqhep;Hemsleya chinensis;outer shape;microscope structure; physical chemistry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im)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干燥全草,性微寒,味苦,微甘,能补气生津,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有降血脂,抗疲劳,抗溃疡和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而乌蔹莓(Cayrata iapohica T'hunb Gaqhep)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或根,性寒,味苦、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主治热毒痈肿、疗疮,丹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水火烫伤,黄疽,泻痢等。在山东和江苏北部等地区,乌蔹莓俗称绞股蓝[1]。由于二者功效主治不同,全草性状非常相似,又加之地方用名混乱,二者临床用药混淆不明。雪胆(Hemsleya chinensis)为葫芦科雪胆属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块根入药,主要药用成分为雪胆甲素、雪胆乙素及雪胆皂苷等,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痛及抗肿瘤的功效[2]。它与绞股蓝的分类位置接近,外形特征类似,生长环境也极为近似,野外采集时尤其在营养生长期,易将其相混淆。本文对绞股蓝与其混淆品种乌蔹莓、雪胆分别进行了外部形态、显微结构和理化鉴别进行比较。
1 外部形态鉴别
绞股蓝与乌蔹莓的外部形态鉴别:(1)绞股蓝茎纤细,表面棕色或暗棕色,具纵沟,被稀疏毛茸,茎卷须已裂或不裂,叶鸟足状,5~7枝,少数9枝,叶柄长2~7cm,湿润展开后,小叶膜质,侧生小叶呈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中央小叶较大,长3~1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渐延至柄,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被粗毛,边缘有锯齿。浆果球形,,具草香气,味苦。(2)乌蔹莓茎圆柱形,扭曲,有纵棱,多分枝,带紫红色;卷须二歧分叉,与叶对生。叶皱缩,展平后为鸟足状复叶,小叶为椭圆形、椭圆状卵形至狭卵形,边缘具疏锯齿,两面中脉有毛茸或近无毛,中间小叶较大,有长柄,侧生小叶较小,叶柄长可达4cm以上。浆果卵圆形,成熟时黑色。气微、味苦涩。
绞股蓝与雪胆的外部形态鉴别见表1。
表1 绞股蓝与雪胆的外部形态鉴别(略)
2 显微鉴别
绞股蓝和乌蔹莓的显微鉴别:(1)幼茎解剖结构的比较:绞股蓝和乌蔹莓幼茎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束、髓射线和髓组成。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横切面的形状、维管束的数量和结构不同。绞股蓝的幼茎横切面呈五角形,有10个双韧维管束;而乌蔹莓幼茎呈7~8角形,有12~15个外韧维管束。(2)老茎解剖结构的比较:在老茎中,绞股蓝的皮层厚壁组织位于维管束的外侧,皮层厚壁组织和维管束之间有薄壁组织相隔;乌蔹莓的皮层厚壁组织位于维管束的外侧,但皮层厚壁组织和维管束之间没有薄壁组织相隔,皮层厚壁组织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