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读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有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1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有感.docx

上传人:jiyudian11 2022/8/15 文件大小: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有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有感
—— 张晓璐
陶行知是一位勤于实践的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 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在实践中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的实读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有感
—— 张晓璐
陶行知是一位勤于实践的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 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在实践中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的实践与理论主张即使在 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为为师者的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读完集结陶行知教 育思想精华的《教育的真谛》一书,有几点感想,作如下小结。
第一,让学生动起来。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的“知行合一”论,从陶行知(原名文浚)改名可见王阳明“知行”论对其的影 响。但是与王阳明观点不同的是,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 即行在头,知在后。陶行知 1927 年在晓庄学校寅会上的一篇演讲词中援引了《墨 辩》提出的三种知识:亲知、闻知、说知,其中重点阐述了“亲知”。“亲知是亲 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2,“闻知、说知都是安根在亲知里面”3。在 实际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模式,对于亲知的重视正处于长 期努力中。这最大的原因便是教育成本的投入。将学生们集中在一个教室里,由 一位教师进行知识的传达与教授,显而易见成本最小。但是在仍未解放的年代, 陶行知便提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 4,处于教学条件优良的当代的我 们更加应当充分考虑让学生们从行动中去获得知识。
让学生动起来的号召渐渐火热,各种博物场馆、第二课堂等活动将学生的学****领地延伸到了校外,学生们可以实地观察生物课本上的各种动植物,可以亲自 动手体会一场皮影戏的表演。其实在课堂里,行动口号也已响亮,在许多优质课 展示后的讲评中,专家教师们都提到了对教师少讲、学生多做的赞扬。西湖小学 袁亚老师在一堂《团花剪纸》美术课展示之后作自我讲评时,她提到在教学设计 中,预测学生会有剪错(例如有学生因为没有折好而剪坏了)、贴错(学生从团 花剪纸的四边开始粘贴,导致剪纸作品不能粘贴均匀)等现象,她在学生们的失 败尝试中,鼓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团花剪纸的制作
1教育的真谛[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6
2教育的真谛[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6
3教育的真谛[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7
4教育的真谛[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7 与粘贴方法。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让学生们自己动起来,当然这个“动”是在教学 目标能有效实施的前提下,且适当让学生体验失败,让学生摔摔跟头,从自己的 失败中归纳原因与解决方法。
第二,对学生的爱有很多种。提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多数人首先想到的 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陶行知说过,爱是 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需要商榷的是到底 如何去爱。作为新教师的我常常有此疑惑:顺着学生一些是否能够与学生走得更 近,是否能让学生更加接受我?之后的相处发现单纯顺着学生并不助益教学,学 生的道德水平与自控力还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