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 框支剪力墙结构电算参数选取
结构类型选:框支剪力墙结构;
定义转换层号;
选取模拟施工 3,转换层及转换层以上 2~3层定义为同一施工次序;
抗震等级宜不选自动调整,可在特殊构件里面定义;
框支梁、框支柱应在特殊构件里面定义一) 框支剪力墙结构电算参数选取
结构类型选:框支剪力墙结构;
定义转换层号;
选取模拟施工 3,转换层及转换层以上 2~3层定义为同一施工次序;
抗震等级宜不选自动调整,可在特殊构件里面定义;
框支梁、框支柱应在特殊构件里面定义;
转换层楼板定义宜弹性模;
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计算:
a) 《高规》,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应小于
(PKPM 计算结果)
b) 《高规》,转换层上下分开建模(高度宜相等),采用
风荷载模拟水平力,电算得出位移,而后手算侧向刚度比。
框支梁刚度放大系数宜取 1;
采用 FEQ 复核框支梁及框支梁上部墙体(加强区)内力及配筋。
框支柱应采用 FEQ 复核配筋;
由于 08、10 版 PKPM 计算转换层下部倾覆弯矩存在较大问题,倾覆弯矩计 算参考转换层以下模型(按框剪计算),框架柱倾覆弯矩应小于50%(高规 -7 条)。
转换层下层楼面活荷载应考虑转换层施工荷载(活荷载可取 8KN/m2);
(二)转换梁设计统一措施要求
本工程转换梁均为托墙框支梁,框支梁抗震等级为一级,砼强度等级采用 C50。
一、 结构布置
框支梁与框支柱截面中线、与其上部墙体中线宜重合;当有偏心时,偏心距 不宜超过1/6梁宽,且转换梁外皮与墙外皮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m,当建 筑要求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可加强相连楼板、也可垂直布 梁把扭矩转化为垂直梁的弯矩)
框支梁上一层墙体内不宜设置边门洞,也不宜在框支中柱上方设置门洞;
二、 截面要求
框支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计算跨度的1/8;
框支梁截面宽度不宜大于框支柱相应方向的截面宽度,且不宜小于其上墙体
截面厚度的两倍和400的较大值。
三、 计算要求
框支梁应采用FEQ或者手算复核其内力及配筋,复核内容包括:抗剪截面、 剪扭截面、梁纵筋、箍筋、抗扭钢筋、受压区高度、挠度、裂缝。
手算复核:将转换层上部作为一个计算模型,得到上部墙体荷载设计值(恒 +活),手算复核转换梁配筋(或采用小软件)。
抗剪截面验算(地震设计状况,《高规》-6条)
VWl/r ( fbh )= ( fbh)
RE C c 0 c 0
(r =;砼不大于 C50 时,B =)
RE C
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V= n b(Mlb+ Mrb)/1 +VGb (同普通一级框梁,《高规》-2条)
vb b b n Gb
纵筋计算按《砼规》,箍筋计算按《砼规》。
剪扭截面按《砼规》 条计算,受扭配筋按《砼规》-1-2)条计
算;当上部墙体与框支梁有偏心时,可采用沿梁轴线附加扭矩的方法近似考 虑,应计及转换层板对梁的有利作用(,讨论)。
梁受压区高度:梁端受压区高度/ (—级);
梁中受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