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对联的文化和历史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6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联的文化和历史论文.docx

上传人:涯客 2022/8/16 文件大小:1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联的文化和历史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
对联的文化和历史论文
对联的文化和历史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是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
对联的文化和历史论文
对联的文化和历史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是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这是百度百科上对于『对联』的定义。
想要了解对联文化,就不得不了解对联的历史。对联是怎样产生呢有的学者认为,对联是“骈文的后裔”。它的起源同骈俪文的形成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骈俪文由汉魏曹植开先河,至南朝梁、陈趋于成熟,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也有学者认为,对联是唐初律诗、律赋的衍生品。唐初律诗句式对称工整,与对联的写作方法相同;六朝以后兴起的律赋,对仗工稳,更强调音韵和谐,诗作中的许多上下句,其实就是一副对联。
  对于对联的问世时间,学者说法不一。据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学篇》说,南梁时代就有对联了。那时的文学家刘孝绰罢官不出,在自家门上题了“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两个句子。他的三妹令娴续道:“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谭嗣同认为,其虽似诗,而话皆骈俪,又题在门上,故堪称对联面世之首作。这种说法又比清朝纪昀和梁章钜说“对联产生于后蜀时期”,上推了400余年。
其次,我们看对仗与对联相同的格律要求。诗词有格律,骈文有规矩。对联是从骈文、诗词衍变而来,对仗的格律也就是对联的格律,即严格的对偶。对仗和对联有以下六点格律要求:
1、字数相等。对仗与对联,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句式一致。句式是指句子节奏形式。相同字数的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形式。
3、词性相当。对仗与对联,都要求出句与对句所用字词的词性保持一致。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4、结构相应。这是说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即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依此类推。此外,还应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
 5、平仄相对。对仗与对联,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要求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此外,还有一条铁则,即上联脚仄声,下联脚必须平声。这是千百年来积淀成的审美****惯,否则,读起来会别扭、压抑!
  在语句里讲究平仄声的适当搭配,读来抑扬顿挫,具有一种音乐美。否则,平对平,仄对仄,声调就像敲木鱼似的,单调乏味,缺失和谐铿锵!
其三,我们看对仗与对联相同的分类。根据是否合乎格律要求,对仗与对联可分为工对、宽对、自对、流水对、借对、扇面对等等。
  1、工对。又称严对。是严格、工整的对仗。是用同类事物相对,如数目对数目,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颜色对颜色,人名对人名等。
 2、宽对。宽对是与工对相对而言,就是在对仗上放宽要求,基本合乎格律,大致是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即可。
3、自对。又称当句对。在上下联中分别自行对仗,又在全联中两两对仗。
4、流水对。流水对又名串对,是对联中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表达的对仗。上下联往往是一个复句的两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