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江北六大茶山(4).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北六大茶山(4).docx

上传人:Bonnacon 2022/8/1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北六大茶山(4).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峡茶学港
江北六大茶山(4)
    的确,那个时候的易武茶区,山山有茶园,由于茶业的发海峡茶学港
江北六大茶山(4)
    的确,那个时候的易武茶区,山山有茶园,由于茶业的发展,易武茶山从六大茶山中脱颖而出,声名远播。那些渴望一朝致富的梦想家和淘金人从全国各地赶来,云集到了这里,导致易武的常住人口多达十万余人。在易武中心小学一旁,如今我们还能看到一座寺庙样的建筑——易武大庙,也就是过去的石屏会馆。易武大庙建于清乾隆中后期,距今已有二百三十多年,庙由大殿、中殿、后殿和厢房组成,里面供奉着弥勒佛、孔明、关帝及茶圣陆羽。与滇南许多受小乘佛教影响的南方寺庙不太一样,易武大庙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痕迹相当重,站在殿外的廊上,可以看见完整的梁柱和一些挑头,这些殿檐和挑头,基本上都是镂空的木雕,看上去线条流畅、玲珑剔透。尤其是大殿侧面的单檐歇山项山墙,青砖砌拱,层次丰富,在西双版纳一带十分罕见。
    易武当年的兴旺,甚至浓缩在了一块“瑞贡天朝”的木匾上。这块木匾现存于易武老街车顺号后人家里。据说,因为当年车顺号祖上向清朝皇帝敬献贡茶,皇上喝着那喷香的普洱茶,不禁心怀感动,于是特赐“瑞贡天朝”四个字并制成匾额以嘉奖。这不是一块简单的木匾,而是作为清朝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京城与云南极边之地相连的见证。
    易武其实是一个古老的傣族地名,它不仅是古六大茶山茶叶的加工集散地,同时也是生产优质大叶种茶的地方。在现在的行政区划中,易武是勐腊县北部的一个乡,距西双版纳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市只有110公里。它北与思茅江城接壤,南接瑶区、勐伴,西接勐仑象明,东邻老挝,地势为东面和中部高,南北西三面低。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海拔1433米,最低的纳么田点海拔730米。海拔差异大,使易武乡的气候呈现明显的立体特征,从而造就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使之具有温暖型和较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易武常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600~2200小时,年降雨量为900~1600毫米,℃,年活动积温6000℃以上,非常适合茶树的种植。另外,易武茶区土壤是在热带亚热带雨林成土条件下,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上风化发育而成的,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土、紫土,土质呈微酸性反应,~,具有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有机质腐殖质富余,%以上,腐殖质厚达5厘米以上,而且土壤的透气性好,水分含量中上,在湿热作用下,能提供给茶树生长充分的养分,使易武茶区的茶树根深叶茂。另外,易武茶区植被生态系统保持较好,茶区内生长着诸如椿树、香樟树、榕树等高大乔木,它们与古老的茶树一起,构成了易武茶
海峡茶学港
山良好的生态环境。
    易武茶山的古茶树种群较为单纯,大都属普洱茶种(学名为阿萨姆种),较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