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suijiazhuang1 2022/8/1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
业课程设计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四川 大学网络教育 (专升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
元件保护的设计及整定计算
编写:陈浩
一、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主结线图(附元件参数)。
2、 电力系统主接线图(附元件参数)
二、 设计要求
1、 根据厂、所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励磁装置、同期装置及测量表计的 要求,配置相应的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并选择出相应的电流互 感器及电压感器的型号和变比。
2、 编制3—4种运行方式。
3、 决定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位置及台数。
4、 根据发电机、变压器的型式和容量及出线的电压等级,配置发电机, 变压器(或发一变组)、母线及出线的继电保护方案,并计算出相应的 继电保护的整定值。
5、 对电网各线路配置继电保护及重合闸方案,并计算出相应的继电保护 定值。
三、 设计成果
编写整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以下内容
(1) 所选择的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型号及变比
(2)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位置及台数
(3) 各元件、线路参数的计算,各序网的制定;
(4)短路电流计算的过程(要求列出短路电流计算成果表);
(5)各种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过程(要求列表给出整定计算成果表,包 括各保护整定值,动作时间,灵敏度等)。
2、在原主结线图的基础上,绘制发电机,变压器(或发一变组),母线及 出线继
电保护,自动装置配置方案结线图一张。
四、 参考资料
1、 发电厂电气设计与CAD应用四川大学电力工程系刘继春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
成都科技大学电力工程系潘和勋
四川电力调度局张军文
3、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
4、 水电站机电设计手册(电气二次)水电站机电设计手册写组
5、 电力系统分析华中理工大学何仰赞
五、 设计指导(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1、 根据厂、所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励磁装置、同期装置及
测量表计的要求,配置和选择相应的电流、电压互感器。见参考资料
,P89发电厂中互感器配置图,互感器的选择(包括互感器的技术数 据)见 1: P95?98。
2、 拟定四种远行方式,确定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位置及台数。
见参考资料[2]见P164。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
(1)有关元件(包括线路)参数的计算,见参考资料
P55—56
的表3—2,表3 3,表3 4O
有关序网的制定及变压器零序等值电路和参数的计算,见参
考资料[5],P110—114,P116—120o
有关网络变换与简化,见参考资料P57—58,表3—5,表3一
6O
计算继电保护所需的短路电流(包括残压)允许按倒数法
(I =—)
*d X
*x
(注意:I*d,X*,在计算不同的短路故障时,有不同的含意和内
容),然后求出所需的支路电流及母线电压。
3、 进行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根据线路在系统中的重要性及电压等级,配置相应的继电保
护,对终端
线路所选保护的二、三段可以按灵敏度的要求,计算定值,例如
距离保护、零序保护,(零序保护也可设四段)。
根据母线、发电机、变压机、变压器(或发一变组)的型式和容
量,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并整定其定值。
以上两项整项整定的内容及方法,见参考资料[2]的有关内容。
4、绘制继电保护,自动装置配置方案结线图时,其有关的图形符
号,见参
考资料[1]P211~212,附录。
继电保护装置(包括自动重合闸),可以选择电磁型、整流型、晶 体管型、集成电路型或微机型的成套保护装置。
“调度自动化及信息管理系统”程设计教学大纲
——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
本大纲主笔人:滕欢周步祥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有一个感 性认识,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国家标准,掌握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硬软件结构、技术指标。
二、 课程设计要求
(1) 范围:包括厂站RTU、主站计算机系统及其通信通道;
(2) 内容:设计基本功能、硬软件结构、技术指标;
三、 设计报告
(1) 设计名称、目的、作用
(2) 设计基本要求
(3) 设计过程及结果(设计图纸)
(4) 结论
(5) 参考资料
“电气设备”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
本大纲主笔人:李长松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电气设备》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电气设 备》课程的课堂讲授、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三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该 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