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480t/h高温超高压'
锅炉设计说明书
2008年4月
1.前言
2.主要设计参数及煤质资料
3.锅炉总体简介及各部组件介绍
锅筒及内部装置
水冷系统
过热器系统
再热器
省为1:1,,四周由①60X6, 节距为 80mm 的光管与扁钢焊接而成的膜式水冷壁所组成,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减少炉膛漏 风,并使炉墙结构简单。
锅筒下部有四根①426X36mm的大直径下降管,汇集的炉水经过分配集箱到52根①133 X12mm下降管,进入水冷壁14个循环回路的14只下集箱,又经①60X6的水冷壁管吸热成 汽水混合物,上升到水冷壁上集箱,再经52根①159X16的汽水引出管进入锅筒。 后水冷壁上部由分叉管分为二路,一路折向前组成折焰角,使出口处形成缩口;消除炉膛内 气流的寄生涡流,改善气流在炉膛内的充满程度和炉内空气动力特性,使炉膛出口烟气混合 均匀。另一路垂直上升,起悬吊作用,为使两路的管子均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在垂直悬吊管 进入集箱的管孔处设置了带有①16X3的节流管,管段伸出集箱底部,可防止垃圾堵塞节流管, 保证悬吊管工作的安全可靠。
在水冷壁下集箱设有蒸汽加热装置。汽源来自邻炉的中压蒸汽,采用蒸汽加热装置,可 缩短水冷壁产汽和建立循环的时间,即缩短升炉启动时间,节约启动过程中的耗油量。
炉膛四周布置14层刚性梁,由工字钢制作,按土5000Pa抗爆能力,1/500挠度计算,刚 性梁上下方向可随水冷壁一起膨胀,沿水平方向在结构上可保证自由膨胀。
过热器系统
过热器采用辐射一对流型,蒸汽流程为,锅筒f炉顶过热器f后包复过热器f侧包复过 热器f前屏f一级减温器f后屏f二级减温器f对流过热器f集汽集箱,然后从集箱两端引 出到汽轮机。
炉顶过热器由①42X5的20G管子组成,后包复过热器由①45X5的20G组成,侧包复 过热器由①42X5的20G管子组成,水平包复过热器由①32X4的20G管子组成。
前屏过热器为全辐射屏,共6片,节距S]=1440mm,每片屏由28根管子组成U型管屏, 外圈3根由①42X5钢102管子组成,其余由①42X5的12Cr1MoVG管子组成,管屏由自身 的管子绕成管夹固定。
后屏过热器为半辐射屏,共16 片,节距S1=585mm,每片屏由12根管子组成W型管屏, 外圈3根由①38X5的钢102管子组成,其余由①38X5的12Cr1MoVG管子组成,管屏由自 身的管子绕成管夹固定。
对流过热器共108 排,横向节距S1= 90mm ,每排由3根套管子组成,按蒸汽流向管组前 半部由①38X6的12Cr1MoVG管子组成。后半部份由①38X6的钢102和SA213-T91管子组 成。
在后屏进口和出口分别布置有一、二级喷水减温器,一级喷水减温器主要是保护后屏过 热器不使其超温,而二级喷水减温器是为调节过热器出口汽温,使其维持额定值,在一、二 级喷水减温器中,蒸汽实现了二次左右交叉和混合,以消除由于热力偏差所造成的两侧蒸汽 温度偏差。
过热器出口布置一只口径为DN3〃的弹簧安全阀,连同锅筒上安全阀在内共三只,总排 汽量大于 480t/h。
再热器为二级布置。高温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中,低温再热器布置在尾部烟井的后烟道内 与旁路省煤器并联布置。再热蒸汽的流程是:来自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分左右两路到再热 器事故喷水装置进入低温再热器,再经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微量喷水装置进入高温再热器, 最后经再热器集汽集箱分左右两端引出,进入汽轮机中压缸。
低温再热器,逆流顺列布置共108排,每排由①。节距S1=90mm, 沿蒸汽流动方向,分别采用15CrMoG和12Cr1MoVG材料。
高温再热器,顺流顺列布置,共108 排,每排由①42X4的7根套管圈组成,节距S1=90mm, 材料为 12Cr1MoVG、钢 102 和 SA213—T91。
再热汽温的调节主要用布置在尾部旁路烟道内的烟气挡板来调节,再热器进口设有事故 喷水装置。
再热器进口布置2只口径DN6”的弹簧安全阀,出口布置2只口径3”的弹簧安全阀,其
总排汽量大于 423t/h。
省煤器
主省煤器管系由①38X4的20G管子组成,逆流顺列布置,节距S]=85mm, S2=50mm,
共 115 排蛇形管。
隔墙省煤器由①38X4节距为90mm的高频焊鳍片管组成,材料为20G,节距S=90mm, 后隔墙省煤器将尾部烟井分隔成前后两个烟道,后烟道布置低温再热器,前烟道布置旁路省 煤器。
旁路省煤器管系由①38X4的20G管子二根套管圈组成,节距S]=90mm, S2=94mm,顺 列逆流布置。在进口端管子倾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