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一、剪力墙结构的受力与震害特点
(一)受力特点
开洞剪力墙由墙肢和连梁两种构件组成,不开洞的剪力墙仅有墙肢。按墙面 开洞情况,剪力墙可分为四类:
(1) 整截面剪力墙,即不开洞或开洞面积不大于15%的墙(墙边缘构件的设置
一级、二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 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较小时可设置成构造边缘构件。 一、二级剪力墙的其他部位和三、四级剪力墙,均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一、二级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 两端应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造要求的翼墙或端柱,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不落地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构造要求
约束边缘构件的形式如图5—34。但剪力墙的翼墙长度小于3倍墙厚或端柱截 面边长小于2倍墙厚时,视为无翼墙、无端柱。
图5-34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
(Q暗柱;(们翼墙;(<)端■柱;以)转角墙
图5-34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
(o)暗柱;(6)翼墙;(‘)端柱;(d)转角墙
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间距,一级不大于lOOmm,二级不大于150mm;箍筋
边长比不大于3,相互搭接长度不小于箍筋长边的1 / 3。
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的构造要求
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的形式可以是暗柱、端柱、翼墙和转角墙,其范围如 图5-35,矩形端取墙厚与400mm的较大者,有翼墙时为翼墙厚加300mm,有端 柱时为端柱。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见表5—11。
U)暗柱,(W翼墙;(c)端柱* (4)转角墙
图5-35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范围
(o)暗柱;(6)翼墙:(c)端柱;(d)转角墙
菌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 ^5-11
抗震尊级
底部加强部位
其他部位
纵向钢筋最小 量(取较大值)
箍筋或拉筋
纵向钢筋 最小量
箍筋或拉筋
最小直径 (mm)
沿竖向最大 间距(nun)
最小直径
(nun)
沿坚向最大 间距(mm)
^,6^16
8
100
6^14
8
150
0. 008Acf6^14
8
150
6412
S
200
0. 005Ac,4412
6
150
4^12
6
200
四
0. 005Ac,4^12
6
200
4^12
6
250
注:Ac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墙身分布钢筋
剪力墙墙身分布钢筋分为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起着抗剪、抗弯、 减少收缩裂缝等作用。
分布筋过少,剪力墙会因纵向钢筋拉断而破坏,故应配置足够的分布钢筋。 非抗震设计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0. 20%,间距不应大于300mm,直 径不应小于8mm。对房屋顶层、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端部山墙、 纵墙的端开间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o. 25%,间距不应大于200mm。 抗震设计剪力墙结构的分布钢筋应满足表5—12的要求。为保证分布钢筋具有可 靠的混凝土握裹力,剪力墙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墙肢截面厚度的1 / 10。
抗震设计聊力墙分布钢筋配筋要求 裁5-12
抗震等级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