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超滤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超滤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doc

上传人:ttteee8 2017/7/23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超滤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超滤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考察超滤法纯化金银花提取液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超滤法(分子截留值5 00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筛选超滤压力、药液流速、循环时间3个因素的最佳条件。~ MPa,循环流速控制在2 d/s左右,循环时间控制在2 h内, mg/g.。结论本法是纯化金银花药材及其制剂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超滤法;金银花;绿原酸;纯化条件
超滤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项膜分离新技术。国内已有人将超滤法运用到金银花的提取中,以超滤法与醇沉法相比较,实验结果显示70%醇沉法较超滤法得到的提取物多,但绿原酸得率低,超滤法较水提醇沉法能更有效地保留有效成分[1]。

,采用超滤(分子量截留值5 000)可以除去其中的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本实验对高速离心后的水提液进行超滤,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超滤液中绿原酸含量,以确定超滤程度,避免有效成分的损失。
1 仪器与试药

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室小设备(北京旭邦膜设备有限责任公司);RB15蠕动泵(天津纺织工学院膜技术工程公司机械厂);中空纤维超滤柱CLCPack ODS柱(250 mm× mm);柱温:25 ℃;流动相:乙腈%磷酸(体积比13∶87);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327 nm。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μg/mL)1,5,10,20,40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以绿原酸对照品的量为横坐标(x),以绿原酸峰面积为纵坐标(y), 计算回归方程为:y= + ,r=。~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样品测定精密吸取样品溶液1 mL于10 mL量瓶中,相应溶剂定容,摇匀,采用随行标准法。
μm滤膜滤过,即可。
超滤仪的使用
初用时的前期处理

①将超滤组件内的保护液放掉,储液箱内加入清洗水, MPa,进水通过超滤组件经浓缩液口和超滤液口排出,不得小于10 min。

②%~%的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清洗30 min。清洗时浓缩液口排液量应稍大于超滤液口的排液量。

③蒸馏水清洗超滤组件,至少40 min。
运行样品(经高速离心后)从料液槽中经蠕动泵输入中空纤维超滤柱,其中的大分子杂质从浓缩液出口回到原样品料液槽中,而小分子药液则在压力驱动下透过超滤膜,从中空纤维外腔的透过液出口流出。如此反复循环,直到达到分离和浓缩要求。超滤过程中,压力通过调压阀和蠕动泵的转速来控制,流量通过蠕动泵的转速调节钮控制。超滤完毕,用蒸馏水等压冲洗(关闭超滤液出口)数次,至达到要求。
清洗每次运行完毕后,应对整个超滤系统进行清洗:%~%的NaOH溶液,浸泡2 h,循环清洗1 h;%~%的HCl溶液,浸泡2 h,循环清洗1 h;用纯水清洗至排出液pH值为6~7。

洗涤过程中可正、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