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良辰好景虚设]良辰美景虚设.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良辰好景虚设]良辰美景虚设.docx

上传人:青年小伙 2022/8/17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良辰好景虚设]良辰美景虚设.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良辰好景(hǎo jǐnɡ)虚设]良辰美景虚设
第一篇良辰美景(liánɡ chén měi jǐnɡ)虚设:柳永经典诗词摘抄
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fēngqíng),单影只的古量孤零心境。第二,意象选择,词人选择杨柳 晓风 残月这三个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 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景中有情,把词人请了的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之中,耐人寻味。
5、《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
《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那么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
6、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虚实相生,借景抒情,表达对离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7、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答:寓情于景,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只是拈出在飘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岸边的杨柳,黎明时的冷风,空中的残月,渲染衬托气氛,表达心中那种凄哀悲苦的感情。
阅读练****二:
〔1〕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意象来分析它们的特点?〔3分〕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4分〕
〔3〕清人刘熙载《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衬托点明的情感。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3分〕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5.《雨霖铃》一词的词眼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4分〕
参考答案:
〔1〕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分析略。
〔2〕白描手法〔或细节描写〕;难分难舍〔依依惜别〕;此时无声胜有声。
〔3〕念去去点明离别之情,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用景来衬托离情之愁之苦。或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着意染之。


:寒蝉凄切,点明节令深秋,蝉而寒,鸣音凄切,渲染了悲凉的环境气氛,为下文伤别张本,也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对长亭晚,交代时间、地点;骤雨,描写天气;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竭力渲染悲凉之境。
答案: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为下文写离别的场面作铺垫。
:在这首词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明显是词眼所在。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那么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
答案:词眼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它最能表达词的主旨,高度凝练,极富有概括性。
阅读练****三:
1.柳永的这首词,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是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 和 来展现这种情感。〔3分〕
2.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中运用了两种典型的表现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伤离别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2:①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冷落清秋节的景物的描写,来寄寓自己与友人分别的离愁别绪。②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既描写眼前离别时的景象,又想象离别后的场景,虚实结合写出离愁的难以排遣。


翻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黄昏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