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最后的常春藤叶
[美]欧·亨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关于欧·亨利的文学常识;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赏析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从原文中筛选出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并能加以概括,以更准确地理解文中形象和课文主题;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光辉人物的颁奖词,学写一语段,表达出对生命的思考,从而达到学会珍爱生命,关爱他人,乐观向上的目标。
欧·亨利(O,Henry,1862-1910),
美国短篇小说家。
《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含泪的微笑”,
“欧·亨利式结尾”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作者简介
为世人所看得见的笑料中
饱含着为世人所看不见的眼泪。
琼珊的遭遇可以给人怎样的启示?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你自己
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对,有没有勇气战胜
它。琼珊也曾陷入失望之中,但她在贝尔曼用
生命换来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
振作起来,直到康复。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
延续的精神支柱。
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
《警察与赞美诗》
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
契诃夫(俄)——《变色龙》
《小公务员之死》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女画家琼珊因为肺炎而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心,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一片常春藤叶上。好朋友苏艾把这件事告诉了贝尔曼。老贝尔曼为了帮助琼珊,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片常春藤叶在墙上,这片不落的叶子给予了琼珊生命的希望。
概括情节
十一月:琼珊病倒; 第一天:琼珊病重; 第二天:琼珊病危, 第三天:琼珊转好, 第四天:琼珊脱险,
贝尔曼知晓
贝尔曼画叶; 贝尔曼生病; 贝尔曼住院; 贝尔曼去世。
四天中的变化
认识贝尔曼
一写:
二写:
三写:
外貌: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当得知琼珊的病情后
语言: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
“可怜的琼珊”“可恶的叶子”
——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医生:“他身体虚弱,……他可没有希望了”
苏艾:“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
想象情节空白处,即贝尔曼
雨夜画叶子的情节。
本文的中文译名有好几个个——《两个病人》、《最后一片叶子》、《绝处逢生的琼珊》、《最后的常春藤叶》,请结合自身理解谈一谈哪一个更好,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揣摩标题
“最后”——悬念;
“常春”——生命的气息,明丽光辉,温馨,暗示性、蕴含力更强,能更充分地表现文章的主旨;
“叶”——主要角色,生命的象征,点题,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