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

格式:docx   大小:252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宁静致远 2022/8/17 文件大小:2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村庄规划说明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
村庄规划说明书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 则 2
一、规划背景 2
二、规划依据 2
三、规划原则 2
四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庐山风景名胜区一小时车程,去江西省城南昌市只需两小时左右,交通条件优越。全镇总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67881亩,山林万亩,水面7075亩,总人境内口68026人(其中城区人口25183人)。辖2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5个农林场。田畈街镇已成为鄱阳县的行政副中心。
2、松林村位置
(1)地理位置
松林村位于田畈街镇南部,距离田畈街镇区2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交通位置
松林村的对外交通主要依靠连接田畈街镇与鄱阳县的304省道,从松林村经302乡道到田畈街镇区约2公里,车程仅八分钟左右,交通极为便利。
二、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
1、地形地貌与土地资源
松林村南部地形较高,北部相对平坦,全村绝大部分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台地,整体地形南高北低,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水田面积231亩,旱地36亩;林地面积43亩,绿色植被完好。
2、气候条件
包括松林村在内的田畈街镇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数达2098小时,平均气温在℃℃,1-2月为最冷天气,月平均气温为4℃-5
℃,极冷最低温度日为零下8℃,7-8月份平均气温高达℃-30℃,一年中极端最高温度为℃。年平均降雨量1300-1700毫米,4-6月为集中雨季占全年降水量50%以上,7-9月为台风雨季带,全年无霜期275天,太阳辐射数为115千卡/平方厘米。
三、现状人口
2017年全村人口共人,300户。
四、社会经济状况
第一产业主要为农林种植业,包括水稻、花卉种植等;以及农业相关副业等。
五、土地利用和建筑现状
1、现状用地
现状建设用地万平方米,总人口1520人,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人。
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
用地类型
用地面积(ha)
比例(%)
人均用地面积(m2)
备注
村民住宅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公共绿地




村庄建设用地合计

注:松林村现状总人口为1520人,共300户。
2、现状建筑
(1)居住建筑
松林村内现状住宅以二、三层建筑为主,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建筑较为密集,部分建筑间的间距狭小,道路不畅,给消防灭火带来不利。松林村对外村道的沿街建筑样式新、质量较好,建筑布局整齐有序。
(2)公共建筑
①松林村有一座小学,建筑规模体量较大,建筑肌理明显,建筑质量一般,具有80年代建筑分格。
六、现状配套设施
1、基础设施现状
(1)电力设施
村内电力通讯设施目前基本满足使用要求,地块内供电线路都是架空明线,电力线路随意搭建,存在安全隐患。
(2)能源
目前,村民生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木柴和电,部分村民已开始使用罐装煤气。
(3)给水设施
松林村内没有由市政部门统一规划的市政给水管网,由自家水井供水。
(4)排水设施
村内排水设施缺乏,道路两侧排水沟断断续续,生活污水未处理基本上就地排入水塘,污染较大。
(5)电信设施
电信网络建设处在初期阶段,村民多各自购买卫星电视设备接收电视信号。互联网宽带尚未普及,村民上网不便。
2、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小学:位于村南,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
七、现状人居环境
松林村原建设区居住环境较好,整体风貌一般,建筑多为二、三层,生态环境良好;在村庄新建的宅基地区域,建筑风貌较现代,人居环境也相应有所提升。
现状村庄居民日常生活垃圾没有集中垃圾收集桶。村民环保意识不够,仍存在随处倾倒垃圾的现象。村内环境问题主要体现为因生活污水和生产等养殖业污水所带来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村庄厕所多为旱厕。
八、村民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1、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大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老年、儿童人员中,老年劳动力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农业“三新”技术接受慢,极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2、产业发展、村镇建设与生态环境、耕地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新村建设不应过多占用农业用地。
3、目前缺乏比较成熟新村建设经验借鉴,尤其是新村建设资金问题,应加大对农民的扶持与资金保障。
4、村民生活方式以传统耕作为主,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产值低。新村建设要考虑农民耕作方便。
5、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需要改善。
6、基础设施跟不上村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