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z.
. -
- 员
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2年,自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
本项目根据生产装置的工艺及特点,采用连续生产、四班三运转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日300天(7200h)。
本项目劳动定员4200人,其中屠宰车间生产线人员450人;高温肉制品生产线人员1900人;中、低温肉制品生产线人员1850人。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972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11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42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2908万元(,,,,),流动资金130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212万元。
六、研究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为高档肉制品加工工程,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鼓励类”第三条"制造业
. -
- .可修编-
-
. z.
”中的第一款"农副食品加工业”第三项"蔬菜、干鲜果品、禽畜产品的储藏及加工”的规定。
项目产品国内外市场发展空间大,发展周期长。场址选择合理,自然条件好,社会条件优惠。项目建设及生产资源充足。生产主要原材料由当地和企业内部生产,可满足供应。产品销售有固定的内销系统和拟建的全国销售网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有保障。工艺及设备选择先进,工程规划建设档次高,能确保在国内领先十年以上。项目生产无重大污物排放,已经统一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计划投入资金规模适度,资金来源有保障。投资利润率较高,发展前景好。
本项目为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可以带动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可以解决社会人员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推动中国肉食品加工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本项目为现代化肉食品加工业,属国家鼓励发展产业,除重大特殊的自然灾害、战争外,基本无风险。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宜尽早实施。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当前,全国各地正围绕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实施《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计划》,以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等环节的关键技术为重点方向,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
. -
- .可修编-
-
. z.
随着的提高,人们对肉类产品的青睐和消费程度的与日剧增,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而家畜肉制品具备适应市场的优越性。家畜肉制品具有很强的保健功效和营养功能,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加工产品,必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同时进行家畜肉制品深加工,符合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可以受到各种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
猪肉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等营养成份,口味香美,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中国的肉食消费中占65%的比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的消费量也稳步上升。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党和政府提出了"菜篮子”工程和"放心肉”工程,大力提倡发展肉类养殖和深加工。
中国是畜牧业生产和畜禽加工业大国,中国的畜牧业资源和肉类生产在全球占有重要位置。自1990年以来,中国肉类总产量始终在世界各国中处于首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猪肉生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2009年全国肉类总产量7642万吨,其中猪肉为4889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4%。同时,中国还是肉类消费人口和消费总量最大的国家,在中国人"民以食为天,食以精为本”的文化传统中,肉类消费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必需的营养源和生活质量的象征,猪肉在中国肉食消费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