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析北碚区“都市花园型”生态城市的建设.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北碚区“都市花园型”生态城市的建设.doc

上传人:贾赦 2022/8/1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北碚区“都市花园型”生态城市的建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北碚区“都市花园型”生态城市的建设
摘要:2008年重庆市提出建设“五个重庆”的战略目标,北碚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都市花园、人文福地、宜居之城、两江新秀”四大愿景,在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支撑下,紧抓两江新区的难得机遇,北碚区尤其是文明度得以大大提升,这些要素对提高北碚区的整体形象和综合魅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两江”“二环”机遇催生靓丽新区。
2010年,两江新区挂牌成立,北碚有179平方公里进入规划范围,可开发建设面积占两江新区四分之一,成为了主城拓展的城市副中心。难得的机遇带来了两大明显的后发优势。一是交通条件的大大提升。近年来,内外收费站外移,绕城高速建成通车,北碚的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距市中心24公里、国际机场15公里,1条黄金水道、3条铁路动脉、3条快速干道穿越全境,轻轨6号线即将建成,形成了水、陆、空综合联运的便捷物流体系。二是高级次的产业形成及其要素的流入。两江新区的产业布局是立足于新战略和高起点之上的,所打造产业的级次及其引进的项目都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后劲。
二、对北碚区建设“都市花园型”生态城市的建议
1、制定科学生态区划。
理念先行,规划先导,北碚区建设都市花园型的生态城市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生态城市是按照科学的布局,挖掘市域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社区。建设“都市花园型”生态城市并不是多种花、多种树就可以简单实现,这种观念低估了工作的难度,容易误导的政府行为。目前北碚区虽然已经明确提出建设目标,但并没有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规划。鉴于北碚区自然资源具有明显的山、水、林、峡、洞于一体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明显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在建设理念上应避免与其他城区同质化,应与“繁忙”都市错位发展,在建设前要结合丰富的生态和人文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从区域生态规划、人居生态管理、产业生态建设三方面来规划城市建设,在规划方法上要注重从描述性转向机理性,在规划目标上要注重从应急型、消耗型转向预防型、效益型,要以建设重庆都市“休闲名城”、都市温泉度假养生福地和抗战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集中释放品牌效应,建设以生态产业为支撑的融文汇史、人景合一的现代“都市花园型”生态城市。
2、完善生态产业布局。
生态城市的产业布局应当是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经济转型。产业转型中有两类主导技术:一类是纵深领域的前沿高新技术;另一类是横向组合的系统技术。目前,北碚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投资,“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总目标为五年累计投资2500亿元,年均500亿元,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的现实路径是重点推进“两高一特”的循环经济产业。
(1)借力“两江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两江新区蔡家组团、水土高新技术园的开发建设使北碚区成为重庆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因此,要进一步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建成国内最大的数据处理中心,打造蔡家组团、水土高新技术园2个千亿级园区,确保到201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00家以上,带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
(2)发挥“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