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价值at风险:
个人投资体系——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
一、伟大的投资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传统印象中,价值投资相对侧重寻找价值低估的好企业,成长投资相对看重公司的成长性如何,趋势投资者更喜欢参与到市场的博弈中。但我认为,纵观整首先必须记住“好生意〞的核心是理解生意的本质,同时需要结合当下的数据来判断未来宏观经济的动向、各个行业的周期起伏、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最重要的是谨记:我们不仅需要看透表象,更重要的是理解生意的本质,对行业未来开展做出模糊的正确的判断,虽然看透表象需要大量详实的数据支撑,但千万不要只看数据而忘记大方向逻辑,记住一句话:投资是一门艺术,我们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准确的错误。不管多么微观准确的数据和计算都必须建立在宏观大方向正确的根底上。我们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可以判断行业的未来,或是踏准行业短周期的变化,在行业最冷的时候进入,在行业最热门的时候撤离。
    所以我们不得不无奈的面对一个现实,判断某个“生意
〞是不是“好生意〞是无法量化的,像巴菲特这样的大师也说到底也是在玩概率游戏:赌博未来,只是大师们的成功概率要远高于普通人,并且他们偶尔看错的时候会快速的认错。
    那么好生意到底在哪里?观察美国股市这50-60年来的牛股,发现涨幅靠前的股票90%都是来自医药、消费股、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 〕这三大行业。
    为什么是这三大行业?因为无论你贫穷或富裕,即便处在战争纷扰、经济危机这样的国家中,人类都无法摆脱生老病死、吃喝拉撒。所以医药和消费能的企业能够长青,长牛。同时医药和消费让人活下来,科技会让人活得更好。人类想要活的更好的诉永远不会消失,所以科技也会一直进步下去。不过,投资者要记住,不同于医药、消费行业的慢牛长牛属性,科技行业是不进如此亡。比方历史上的巨头北电、思科、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均已破产或面临绝境,即便是现在活得还不错的微软、苹果、腾讯等,时时刻刻都会被颠覆,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完全可以概括科技行业的属性了: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所以投资科技股的核心要素是抓住时代的潮流,活在当下,所以,相对于医药和消费行业,TMT行业的投资并非那么容易,这也是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人不愿意参与科技这个热门行业的主要原因吧。
    
当然,冷门、夕阳、低增速行业或许也是一门“好生意〞。医药、消费、TMT行业的属性决定了很容易诞生“好生意〞。但我们万万不能对此产生偏见,要知道并不是只有高增长的行业才会出现高增长的企业,在一些低增长的冷门或夕阳行业里,对于优秀的公司来说,照样是一门“好生意〞。
    首先冷门或夕阳行业由于行业的增速很低〔甚至出现0增长〕,几乎没有人愿意参与进来;其次,因为冷门或夕阳行业往往面临竞争剧烈,行业内经营不善的弱者会一个接一个被淘汰出局。而此时一些优秀的公司如果能够凭借低本钱〔优秀管理和技术〕、政策支持〔淘汰落后的或污染的同行业小企业〕、天然壁垒〔大自然赋予的优势〕等优势,不断地占领市场份额,不断地淘汰同行业的其他公司。那么,在没有新竞争者进入以及行业内竞争者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优秀的公司形成寡头垄断只是时间问题了〔很多人无法想象,在上世纪80年代,地毯这种行业里竟然能出现一只100倍的股票,在航空这种高资本支出,大面积亏损的行业里,出现了一只30倍的股票。在航空、轮胎、地毯,钢铁、纺织这些传统印象中的夕阳行业都出现过非常牛的高成长公司。彼得林奇非常喜爱这类公司,他称之为沙漠之花公司,事实上很多隐形冠军公司同时也是沙漠之花公司
〕。
    尽管处在低增速的夕阳或冷门行业中,一些优秀的公司仍然完全符合“好生意〞的标准。要知道供给端收缩,需求端仍在扩张这是好生意的最高标准,而大多数行业,特别是一些热门行业的供给端扩张比需求要快,极有可能是投资陷阱,这样的热门行业根本不是长久的好生意,只能是昙花一现〔当然这一点非常符合 A股投资者的价值观,大家都在追求那些有概念有题材的热门行业的热门公司,这些公司未来到底会不会赚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了风口〕。
    最为重要的是,相比热门行业的公司,低增速的行业不受人关注,资金往往会无视行业中那些优秀的沙漠之花公司,因此这类公司很容易出现价格被低估〔最典型的比方中国的纺织行业,申洲国际和鲁泰B从08年开始一起走出了10倍的涨幅,当然政府对纺织行业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沙漠之花胜出一定是市场高度竞争的结果
〕。
    投资冷门、夕阳、低增速行业公司的关键点在于:首先需要有一个行业的利基〔即需求〕存在,需求端并不会因为行业的冷门而大幅萎缩,其次需要非常优秀的管理层,能够在非常恶劣的环境里不断的优化管理,不断地降低本钱,不断地淘汰同行业的其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