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4年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
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 学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1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已变质
C.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中的少量CaCO3
D.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少量铁锈
20.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NaCl反应
B
50℃时,将17gKCl固体加入
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
20℃时,KCl的溶解度为
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
17g
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该气体是CH4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21.(5分)一氧化碳可以从其他物质中夺氧,是常用的工业还原剂。
(1)1个CO分子变成1个CO2分子需要得到________个O原子。
(2)1个O2分子与________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CO2。
(3)四氧化三锰的化学式为________,1个四氧化三锰“分子”与
________ 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Mn和CO2,高温下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__。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
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上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 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号)。
23.(6分)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1)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NaCl溶液 ②HCl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NaOH溶液
(3)镍镉电池应用广泛,为了防止污染环境,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镉的一种方法如下:
步骤1:将废旧电池破碎成细颗粒后焙烧,将镉转化为氧化镉(CdO);
步骤2: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至1200℃,可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
步骤2中氧化镉变成镉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 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_____、_____(任举二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