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巧用联想 生动写景
胡凯玲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要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阅读能为习作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
关键词:写巧用联想 生动写景
胡凯玲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要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阅读能为习作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
关键词:写作教学;阅读教学;有机结合
【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本课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细节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其中,环境描写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强化学生掌握写景作文要素的好素材。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最优化的语言训练素材。让“写”的活动进入阅读课堂,将读、学、写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去,必能促进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景方法,但对于联想这个概念还不熟悉,也不能很好地融合比喻、拟人、直接引用等修辞手法进行生动写景。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学生能抓住景物特点,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处景色。
【教学流程】
一、 词语导入,整体感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三顾茅庐》,学习其中一处写景片段,学会巧用联想的方法,生动写景。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一定还记得,我们一起读一读。
教师出示词语: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潺潺、茂密、青翠欲滴、秀丽宜人。
2. 指名读。
3. 教师不做任何指导,看谁能把这些词语快速背下来?
4. 根据背诵情况指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背诵。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忆优美的写景词语,不仅实现积累,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归类记忆这一高效方法。)
二、 例文剖析,领悟写法
1. 话说,刘备两次去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是都没有见到他。冬去春来,刘备准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你看,刘备兄弟三人来到了哪儿?他们看到了什么?
2. 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本第43页第三小节中描写隆中景色的句子。想一想:刘备兄弟三人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从景物的哪些方面写出景物特点的?
3. 先自己画出相关词语,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问题的设计是有梯度的,由景物到景物特点,再到具体哪方面的特点,这样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深入文本内核,探寻作者的写景方法。)
交流图表:
景物特点哪个方面
山冈蜿蜒起伏形态
松林疏疏朗朗数量
竹林青翠欲滴颜色
溪流潺潺声音
教师小节:同学们,你们看,简单的两句描写,作者却分别从形态、数量、颜色、声音几个方面写出了隆中景物的特点,用词准确、描写优美,让我们仿佛就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