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5
文档名称:

测量结果评定.ppt

格式:ppt   大小:1,328KB   页数:10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测量结果评定.ppt

上传人:85872037 2017/7/25 文件大小:1.3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测量结果评定.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5章: 测量不确定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测量数据合理的、正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
定与表示。要求学生清楚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明了不确定度的分类,掌握标准不确定度
A类和B类评定方法、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正确进行测量不确
定度的报告和表示。
主要内容:
:产生背景、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及分类、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产生测量不确定度的原因、测量过程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测量不确定度传播规律。
  :单次测量结果实验标准差与算术平均值实验标准差、测量过程的合并样本标准差、不确定度A类评定的独立性。
  3.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B类不确定度评定的信息来源、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B类不确定度评定的自由度及其意义、B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的流程。
  :输入量不相关时不确定度合成、输入量相关时不确定度合成、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流程。
  :输出量的分布特征、扩展不确定度的含义、包含因子的选择、评定流程。
  6.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报告、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方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总流程。
第一节 研究不确定度的意义
一、研究不确定度的必要性
误差概念和误差分析在用于评定测量结果时,有时显得既不完备,也难于操作。
一种更为完备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定测量结果的方法。
寻求
诞生
测量不确定度
二、不确定度的由来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关系,也称为不确定度关系。
《误差理论导引》一书中给出实验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校准和概率》。
,当讨论测量准确度时,宜用不确定度。
1978年国际计量局发出不确定度征求意见书,征求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意见。
1980年,国际计量局提出了实验不确定度建议书INC-1(1980)。
不确定度的由来(续)
1981年10月国际计量委员会提出了建议书(CI-1981),同意INC-1。
1986年组成国际不确定度工作组,负责制定用于计量、生产、科学研究中的不确定度指南。
1993年出版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简称GUM)。
199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批准发布了GJB 3756-99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及评定》。
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这规范原则上等同采用了GUM的基本内容。
三、不确定度的应用领域
(1)一些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质量保证与控制,以及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商品检验等有关质量监督、质量控制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认证活动;
(2)建立、保存、比较溯源于国家标准的各级标准、仪器和测量系统的校准、检定、封缄和标记等计量确认活动;
(3)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开发和试验,以及实验室认可活动;
(4)科学研究与工程领域内的测量,以及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与资源监测等有关的其他测量活动;
(5)用于对可以用单值和非单值表征被测量的测量结果的评定,以及对测量和测量器具的设计和合格评定。
不确定度的应用领域(续)
第二节 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