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1/23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
《大学》
B.《论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23/23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切合个体身心发展的(B)
荀子以(A)作比喻,说明经过学习,后学能够超过前人,学生能够超过
老师。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
如登高之博见也。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23/23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朽木不
折;持之以恒,金石可镂。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应了教育与(B)的关系。
、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D)看
作是最终目标。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此话意在说明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讲解,目的在于举一反三后返归到(A)上去。
(D)在中国教育史上创始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论”。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A)的治国思想。
、.因材施教
孟子以(B)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时机均等”相近似的朴实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9/23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C)。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23/23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A)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成立的基础和基石。
军事
(B)上主张“仁者爱国”,“克己复礼”。.
军事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应了教学的(D。
,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天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以这则“揠苗助长”的寓言说了然
(C)的重要性。
孔子在(A)方面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
在对人性的见解上,荀子主张(B).
人性有善恶
“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觉压迫”就是《学记》强调的(C)。
.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B)
荀子以(B)作比喻,说明人借助学习,能够有很大的进步。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11/23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23/23
(最新)经典国学国学试题(全面)要点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