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60/应收账款周转率)
。是反映生产效率的指标。两指
标数值越大,说明劳动效率越高。计算方法是:
全员劳动生产率=(一定时期的总产值(或总产量)/同一时期生产工人的
平均人数)×100%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一定时期的总产值(或总产量)/同一时期生产工
人的平均人数)×100%
应当注意,在实际运用时两指标应当结合起来使用。因为有时候虽然被审
计单位的工人劳动生产率比较高,但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则会由于非生产人员过
多而表现为不高甚至非常低的的现象。所以,应当将两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比
较才能比较准确的说明被审计的实际生产效率的高低。
(作业率)。是反映生产效率的指标。有效工时利用率
高,意味着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生产效率比较好,计算方法是:
有效工时利用率=(实际工时数(不包括加班加点工时数/出勤工时数)
×100%
。是反映固定资产稳定生产效率的指
标。两指标数值越大,说明被审计单位持续的生产效率越稳定。计算方法是:
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固定资产更新的增加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100%
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土地的价值)-本期固定资产
折旧/期末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土地的价值)×100%
。是反映生产经营效果的指标。两指标数
值越高,说明经营效果越好。计算方法是:
销售利润率=(一定时期利润总额/同一时期商品销售净收入)×100%
其中:商品销售净收入=商品-销售折让与折扣-销售退回
成本费用利润率=(一定时期利润总额/同一时期全部成本费用额)×100%
实际中两指标应当结合使用。
。是反映资产运用效果的指标。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说明
总资产的运用水平越好。计算方法是:总资产报酬率=(一定时期(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100%
。是反映资产所有者投资回报效果高低的指标。只有当
该指标数值等于或大于 100%时,才说明资产所有人的资产得到了保值或增
值。计算方法是: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应当注意的是,当市场价格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当消除市场价格的变动对
期初和期末所有者权益的后再进行比较,否则该指标的确定没有实际意义。
。是反映经营水平效果的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的
负债经营是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的,但是如果负债过多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
展,而且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故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
越低越好,而是应当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计算方法是: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是反映宏观经济效果的指标。两指标数值越
大,说明企业为社会所做出的经济贡献越多。计算方法是:
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
其中:企业社会贡献总额是指企业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包括
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性支出、
利息支出净额、应交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的所得税及其他税金(不包括消
费税)和净利润等。
需要说明的是:现行有关“企业社会贡献总额”的规定中是包括有“应交
增值税”和“应交消费税”的。但是,因为上述两税的实际负税人是消费者而
非纳税的企业,企业只是代收代交税者。所以我们认为它们不属于企业的社会
贡献,不应包括在“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二、生态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效益多数具有难以用货币计量价值的特点,因此生态效益审计评价多
以实物或劳动量指标为主。由于生态效益常常不一定会增加社会总产品数量,
所以生态效益往往表现为服务范围的扩大、环境质量的提高或恢复。我国生态
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本着“合理、简便易行、大众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