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2
文档名称:

第八章国际金融法律法.ppt

格式:ppt   大小:539KB   页数:10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八章国际金融法律法.ppt

上传人:2112770869 2017/7/25 文件大小:5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八章国际金融法律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章国际金融法
第一节国际金融法概述
一、国际金融法概念
★狭义的国际金融法主要是调整不同国家民事主
体之间发生的跨国金融交易活动而产生的国际金
融关系,规定的是关于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贷款
融资、国际证券融资、国际租赁融资等金融交
易的法律规则;本质上具有私法性质;
广义的国际金融法,不仅包括狭义的国际金融
法,还调整政府间发生的国际货币关系,不仅有
公法规范,也有私法规范。
本书观点:
国际金融法是调整货币、资金跨境流动
而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既包括国
际法规范,也包含国内法规范,既有公法
规范,也有私法规范。
二、国际金融法的特点
1、主体广泛性,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也有
从事国际金融交往和国际金融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2、客体的复杂性,本国货币、外汇和跨国运转
中的货币资金都是国际金融法的客体;
3、内容的实践性,作用在于为建立和维护国际
金融秩序,提供保障国际金融安全的手段;
第二节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一、金本位制
最早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
位制;基础是各国金本位制度。
(一)金币本位制
特点:
(1)、黄金作为本位货币,来规定货币
的价值量;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3)、自由兑换;
(4)、自由输出输入;
(二)金块本位制
金币退出流通界,专门担当起大宗国际收支清算的任
务;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指国内不铸造、不流
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来
流通,而银行券(或纸币)又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
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成金块。
金块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准备金,以有法定含金量的
价值符号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黄金只作为货币
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
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代替,银
行券可以在一定数额上按含金量与黄金兑换。中央银行保
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以维持黄金与货币之间的联系。
在金块本位制度下,金币的铸造和流通以及黄金的自由输
出入已被禁止,黄金已不可能发挥自动调节货币供求和稳
定汇率的作用,从而使金块本位制失去了稳定的基础。因
此,金块本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度。
金块本位制特点:
1、金币仍作为本位货币,但市场不再流通和
使用金币,而是流通纸币。
2、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
3、不许自由铸造金币,但仍以法律规定纸币
的含金量。
4、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金币,但在国际支付或
工业用金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用纸币向央行
兑换金块(如英国在1925年规定一次至少兑换
400盎司,约值1700英镑)。
金块本位制与金币本位制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在金块本位制下,没有金币流通,国内只限
流通银行券、纸币、辅币等价值符号。
2、在金块本位制下,有限制的金块兑换代替了
自由的金币兑换。
3、在金块本位制下,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
造制。
国家按一定价格购买黄金,由中央银行或政府
集中储存。
(三)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又称“虚金
本位制”,该国货币一般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或金块本
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
黄金作为平准基金,从而间接实行了金本位制。实际上,
它是一种带有附属性质的货币制度。当然,无论金块本
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都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很不稳
定。而这种脆弱的制度经过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
危机,终于全部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