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规划双桥新区促进科学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规划双桥新区促进科学发展.doc

上传人:q2299971 2017/7/25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规划双桥新区促进科学发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0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9)
规划双桥新区促进科学发展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科学规划双桥新区,阐述了规划中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规划双桥新区的新理念,并列举了科学促发展的规划建议。
【关键词】双桥新区重庆科学发展
一、双桥区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重庆市双桥区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位于“大足石刻”黄金旅游线上,距重庆市区80公里,距成都市区267公里,处于大足、壁山、永川、荣昌四县区的中心区,在渝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桥区紧靠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大邮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境内高等级道路纵横,交通四通八达,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辐射优势。
(二)历史沿革
双桥因厂设区,建区时间很短。为了更好地为当时的大型国有企业四川汽车制造厂服务, 于1975年3月围绕该厂设立了由重庆市直辖的行政区。该区由原大足县双路公社整体和元通、土桥两公社部分组成。双路公社建制及名称不变,另外6个大队组建为通桥公社(取元通、土桥公社名各一字而成),并从双路、通桥两公社首尾各取一字,以“双桥”二字作为新置行政区名。现双桥区下辖双路镇、通桥镇和龙滩子街道,共有12个村,9个居委会,,。
(三)发展现状
目前,双桥区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工业、汽车轮胎、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为龙头,化工、饲料为两翼的工业框架。2009年,,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
二、双桥区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双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上依红公司搬迁,双桥因厂设区根基动摇。
2008年4月,上汽依维柯红岩有限公司在重庆北部新区成立,公司的总部以及双桥基地的部分实施部门也随之搬迁。上依红公司(主要由原四川汽车制造厂组成)是双桥的支柱产业,占了全区经济总量的一半多,双桥区的其他企业都主要是上依红公司的配套企业,一直以来对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上依红公司重心的转移对因厂设区的双桥无疑带来了
“伤筋动骨”的影响。
(二)双桥的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
双桥的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制造业占了85%,服务业占14%,农业还不到1%。三产当中工业一业独大;在制造业当中汽车产业一业独大,占了整个工业的87%。这种产业结构的失衡发展使双桥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一有风波,全区经济的发展就会出现忽快忽慢的情况,尤其在这次的金融危机当中表现明显。
(三) 双桥城市规模还不够大,经济总量还不够强,缺乏竞争优势。
双桥与其他区县相比,地区生产总值还很小,城市发展还不适应加快发展的要求。一是双桥城市规模不够大,难以达到建设“三宜”城市的目标;二是双桥城市规模不够大,难以推动经济的规模发展。双桥建成区只有7平方公里,虽然目前制定了很宏大的城市规划,但大城市也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来支撑,这显然是现有的双桥所不能胜任的。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传统制造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科技含量上都越来越不具备竞争优势,即使上依红公司不外迁,双桥区也不可能仅凭借一个上依红公司来“建区”,因此需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努力培育新兴产业,争取多头发展。
(四)双桥区面积人口太少,空间太小,资源缺乏,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双桥作为一个重庆直辖市的直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