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监测项目检查
现场监测人员仔细认识监测对象的生产设施、
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
主要污染物及其
排齿状镊子。
采样进气口一定裸露在空气中(箱体盖子能够不盖,几乎不影响吸取液温度)。
夏季仪器应尽量防备放置在太阳下暴晒,
以防备吸取液蒸发,可将仪器放置于树荫处或适合掩盖。
采样器显示的气温平和压未经过校准,不能够直接读取,现场气温、气压应由校准过的设施读取。
现场记录实况,标况需依据实况计算,实况和标况都要在原始记录中表现。
采样记录单上采样人员签字应为
2人,此中
1人为监察人员。
干燥硅胶不宜放置太多,高出
1/2一点即可,注意检查硅胶罐的密封性。
检查采样器的气密性
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可否正确,启动气路,先检测整段气路的气密性,堵住进气口,若采样器流量读数有显然降落,松开后读数迅速上涨,则整段气路气密性圆满;若堵住进气口后,
采样器流量无显然变化,说明由漏气现象,需要分段检测气密性,步骤如上。
监测前勘查内容
被测单位基本状况
1)被测单位的名称、性质和立项建设时间
被测单位立项建设的时间:是为了确立其应执行现有源仍是新建源的排放标准。
2)主要原、辅资料和主、副产品,相应用量和产量等
应要点检查用量大,并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的资料和产品。应列表说明,并予以必需的解说。目的是为了确立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3)单位平面部署图
标出基本方向;车间和其余主要建筑物的地址,名称和尺寸;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口及其
主要参数;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速率;
单位地区内的主要地形变化;
单位周界围墙的高度和
性质(封闭式或通风式)等。
单位周界外的主要环境敏感点,
包含:影响气流运动的建筑物和地形散布;
有无排放被测污染物
的源存在等进行检查,并标于单位平面部署图中。
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基本状况检查
除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速率
(估计值)以外,还应要点检查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出口形状、
尺寸、高度及其处于建筑物的详尽地址等,应有无组织排放口及其所在建筑物的照片。
排放源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检查一般状况下,
可向被测污染源所在地区的气象台
(站)认识当地
的“常年”气象资料,其内容应包含:
1)按月统计的主导风向细风向频次;
2)按月统计的平均风速和最大、最小风速;
3)按月统计的平均气温平和温变化状况等。
若有可能,最好直接认识当地的逆平和大气牢固度等污染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
认识当地“常年”
气象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对监测时段的选择作指导。
怎样进行监测点布设(无组织排放)
(1)布点原则
1)代表性,即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2)可凑近性,即选择易于到达的采样地址;
3)可操作性,即选择能推行采样的地址;
4)安全性,即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