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关于网络舆情的回复.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网络舆情的回复.doc

上传人:碎碎念的折木 2022/8/2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网络舆情的回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网络舆情的回复
篇一:网络舆情处置流程
卓资二中网络舆情处置流程
发觉舆情。利用百度、谷歌等引擎,采纳关键词搜寻方式,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网上信息进展收集、研判,半小时内必需发觉有关网站、论坛、微博的 网络舆情兼职工作人员:张超辉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把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冲突,消退不良影响,树立我校的良好形象。
四、程序及工作要求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根本程序为:


-1-
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二)工作要求
1、进一步建立完善网上社情民意工作机制
各抓级领导、年级组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做到“谁主抓、谁负责”,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展分转交办,根据“快速反响、确认事实、妥当处理”的原则准时对网络舆情进展分析、推断、评估,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网络舆情工作落到实处。
2、严格网上社情民意办理时限要求和工作质量
(1)明确办理时限。各抓级领导、年级组必需在发觉网民发帖时起后5小时内,对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予以回应(含休息日、节假日);对能够快速解决的一般问题,要在网民发帖后24小时内作出正式解答;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在回复中说明状况并承诺办理时限,但办理时限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须报主要领导审定。
(2)标准回帖内容。对于网络上消失的涉及教育方面的问题,要通过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展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冲突,消退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气氛。学校抓级领导要加强对回复内容的审查,确保相关回复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同时坚决杜绝在回复内容中消失错字、别字以及语意不通等问题。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留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恳切,讲理不失礼。要增加回复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回复内容既一语中的,又切实可行,坚决杜绝用应付式、程式化语言回帖或模糊其辞的现象。对于蓄意散布虚假信息,恶意诋毁教育的言行,予以有礼有节的应对,并做好解释沟通,冲突化解工作。重大舆情处置后,要亲密关注大事进展状况,防范负面舆情消失反复。


-2-
(3)进一步强化横向沟通。网络舆情工作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法进展,学校在仔细排查梳理网民提问之外,要加强与系统内相关学校的沟通,特殊是网民提问涉及穿插治理的内容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即网络舆情涉及年级、科组作为牵头单位,确保在相关单位的亲密协作下牵头落实办复责任,并根据规定的办复时限完成网络舆情办复工作。
3、加强对网上社情民意办理工作的督查
(1)学校办公室连续加强年级、科组回复、办理状况的专项督查,对网民重复发帖反映的问题要进展重点调查分析、明确责任,依据实际状况交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