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精选性能测试测试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435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选性能测试测试方案.doc

上传人:朱老师 2022/8/21 文件大小:4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选性能测试测试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性能测试测试方案

性能测试详细测试方案
前言
平台XX工程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工程的规划,未来势必会出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趋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网络拓扑和结构图如下:
第二章 性能测试
从广泛意义上讲性能测试包括:预期性能测试、用户并发测试、大数据量测试、疲劳强度测试、负载能力测试等。在不同应用系统的性能测试中,需要根据应用系统的特点和测试目的的不同来选择具体的测试方案,本次XXX系统的性能测试主要是采用通常的压力测试模式来执行的,即:逐步增加压力,查看应用系统在各种压力状况下的性能表现。

在本次性能测试中,,判断XX系统各模块的性能表现,并帮助工程人员分析系统各个操作的性能瓶颈点。
预期性能测试
预期性能概述
通过模拟生产运行的业务压力量和使用场景组合,测试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生产性能要求。通俗地说,这种方法就是要在特定的运行条件下验证系统的能力状态。

测试特点
1、主要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有系统宣称具有的能力。
2、要事先了解被测试系统经典场景,并具有确定的性能目标。
3、要求在已经确定的环境下运行。
用户并发测试
并发测试概述
并发测试方法通过模拟用户并发访问,测试多用户并发访问同一个应用、同一个模块或者数据记录时是否存在死锁或其者他性能问题。
测试目的
1、主要目的是发现系统中可能隐藏的并发访问时的问题。
2、主要关注系统可能存在的并发问题,例如系统中的内存泄漏、线程锁和资源争用方面的问题。
3、可以在开发的各个阶段使用需要相关的测试工具的配合和支持。

大数据量测试
大数据量测试概述
测试对象处理大量的数据,以确定是否到达了将使软件发生故障的极限。大数据量测试还将确定测试对象在给定时间内能够持续处理的最大负载或工作量。
测试目的
1、主要目的是确定软件发生故障的极限。
2、确定测试对象在给定时间内能够持续处理的最大负载或工作量。
3、可以在开发的各个阶段使用需要相关的测试工具的配合和支持。

疲劳强度测试
疲劳强度测试概述
即压力测试,测试系统在一定饱和状态下,例如cpu、内存在饱和使用情况下,系统能够处理的会话能力,以及系统是否会出现错误。
测试目的
1、主要目的是检查系统处于压力性能下时,应用的表现。
2、一般通过模拟负载等方法,使得系统的资源使用到达较高的水平。
3、一般用于测试系统的稳定性。

负载能力测试
负载测试概述
通过在被测系统上不断加压,直到性能指标到达极限,例如“响应时间〞超过预定指标或都某种资源已经到达饱和状态。
测试目的
1、主要目的是找到系统处理能力的极限。
2、需要在给定的测试环境下进行,通常也需要考虑被测试系统的业务压力量和典型场景、使得测试结果具有业务上的意义。
3、一般用来了解系统的性能容量,或是配合性能调优来使用。
测试方法及测试用例
详情参见??的“性能测试〞章节

测试指标及期望
在本次性能测试中,各类测试指标包括测试中应该到达的某些性能指标,这些性能指标均是来自应用系统设计开发时遵循的业务需求,当某个测试的某一类指标已经超出了业务需求的要求范围,那么测试已经到达目的,即可终止性能测试。
应用软件级别的测试指标:
CPU的利用率小于40%
内存占用小于80%
Processor queue length 小于2
Response time 小于 1s
吞吐量throughtput大于90%
业务执行的平均响应时间〔期望值:<15s〕
不同并发用户数的状况下的记录上述值

网络级别的测试指标: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网络传输数据量
冲突率:在以太网上监测到的每秒冲突数
操作系统级别的测试指标:
进程/线程交换率:进程和线程之间每秒交换次数
CPU利用率:即CPU占用率〔%〕
系统CPU利用率:系统的CPU占用率〔%〕
用户CPU利用率:用户模式下的CPU占用率〔%〕
磁盘交换率:磁盘交换速率
中断速率:CPU每秒处理的中断数

数据库级别的测试指标:
数据库I/O的流量大小
数据库锁资源的使用数量
数据库的并发连接数:客户端的最大连接数
测试数据准备
案例数据:满负荷压力
根据测试系统的硬件条件,选择满负荷的压力,在系统的资源使用根本维持在90%左右的状况下,测试天威宽带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