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公司工程局有限第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
工程概述 1
1
2
2
2
。
1、地形地貌
勘察场地主要原始地貌单元为冲洪积阶地、台地、冲沟及洼地。经人工改造,现状基本为城中村及工业园区。
2、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揭露,沿线围地层结构自上而下分述为: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
人工填土(地层编号①1):灰黄、褐黄色,主要由黏性土混石英砾组成,,位于现状道路上填土结构以稍密为主,道路两侧以松散为主,局部地段填土下含填砂。该层场地普遍分布,除TLDK11、TLDK12、TLDK32外所有钻孔均见此层,~。为
1
公司工程局有限第
Ⅱ级普通土。
第四系新近湖沼沉积层(Q4al)
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层编号②1):灰黑色,含细砂、较多腐木及少量有机质,具腥臭味,饱和,软状,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场地局部分布,见于钻孔TLDK8、TLDK29、TLDK31、TLDK33~38(共9个钻孔),~。为Ⅰ级松土。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①粉质黏土(地层编号⑤1):灰褐、褐黄、浅灰等杂色相间,不均匀含石英砾10~25%.湿,可塑状为主,上部灰褐色部份呈软塑状,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高。该层场地普遍分布,除TLDK1、TLDK4、TLDK6~8、TLDK17、TLDK19、TLDK26、TLDK28~30、TLDK32、TLDK35、TLDK37、TLDK39、TLDK42外所有钻孔均见此层,~。为Ⅱ级普通土。
②粗砂(地层编号⑤2):褐黄、褐灰等色,主要成分为石英质,,松散~稍密。该层场地局部分布,见于钻孔TLDK5~7、TLDK9、TLDK14、TLDK16~20、TLDK25、TLDK27~29、TLDK33、TLDK35~37、TLDK39、TLDK44(共20个钻孔),~。为Ⅰ级松土。
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2el)
砾质黏性土(地层编号⑧):褐黄、褐红色,由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已破坏,含石英砾多大于20%,湿,可~硬塑状,遇水极易软化,强度明显降低,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普遍分布,除TLDK15、TLDK21、TLDK38、TLDK41外所有钻孔均见此层,未钻穿,~。为Ⅱ级普通土。
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模量Es
地层名称及成因
承载力特征值fak (kPa)
压缩模量Es (MPa)
变形模量Eo (MPa)
Qml
人工填土①1(稍密)
120
Q4al
淤泥质粉质黏土 ②1
60
Q4al+pl
粉质黏土⑤1
160
粗砂⑤2
200
/
Q2el
砾质黏性土⑧
220
基槽支护参数表 表9
地质成因及名称
天然密度ρ(g/cm3)
摩擦角φ( 度 )
凝聚力C(kPa)
Qml
人工填土①1
10
8
Q4al
淤泥质粉质黏土②1
4
8
Q4al+p
粉质黏土⑤1
20
18
1
公司工程局有限第
l
粗砂⑤2
水上
水下
38
32
Q2el
砾质黏性土⑧
22
20
⑴同乐东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主要施工容如下:
1
公司工程局有限第
1
公司工程局有限第
1
公司工程局有限第
第三章 供配电方案及用电设备总容量负荷计算
依据设计图纸,龙岗街道同乐东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主要分为园新路、景盛路、黄屋路、水田二路、兰水路、大埔二路、新旧村居住区及工厂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