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劳技教学“创中学”的实践与感悟.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劳技教学“创中学”的实践与感悟.doc

上传人:李十儿 2022/8/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劳技教学“创中学”的实践与感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劳技教学“创中学”的实践与感悟
潘贞 摘 要:“创中学”是“做中学”教育理念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升华,其目的除了促进学生在亲身动手、活动或体验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之外,还致力于帮助他们学会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材料,懂得团队合作以苏式园林有所认识,及苏式文化底蕴的了解,更需要有强大的语文功底,才能领悟漏窗设计的精髓。在设计中,我们更多的需要用到所学的数学工程计算及美术功底,才能更好的把握设计图案的刚柔并济。在雕刻中更多的是需要技巧及力量,技巧来源于你的悟性,而力量则来源于体力,也就是说我们在劳技教学的实践中,更多的是需要你的体魄。所以要好好锻炼身体,把自己的体力跟上,才能呈现更完美的作品。
二、通过实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技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技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例如在金工课上,学生的作品设计这一环节,会有很多令人惊讶的表现。有的连我都没想到,不管设计的是否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先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更多的创作兴趣,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细节方面的考虑与修改。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是人类的最高级认知活动,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探索性、求异性、综合性为特征的心智活动。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特别是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重组思维高度结合的结果。高品质创新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特点。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心智基础和能力基础,它可以不断地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开辟实践活动的新领域。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樱花》时,我用一朵很大的樱花进行导入,然后给学生设定了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做樱花。但是我没有马上教学生制作,相反,我只是说了看看我今天能收到几朵你们做的樱花。也就是说我让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其实我们学习樱花制作的方法很多,就看学生能否用自己思维去开拓与学板电脑进行网上搜索,然后开始他的学习;也有学生是在仔细研究书本上有关樱花制作的文本信息;当然我还看到有的学生他喜欢拜师学艺,手把手教,所以有人找了我,也有人找了班上早就会做的同学来帮忙。从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老师不给他们机会去实践的话,一定会抹杀他们的创新思维。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重点,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创新思维是一种习惯。要想拥有这种习惯,必须得通过认真的学习,掌握各种创新思维方法,科学有序的方法才是成功的坚实基础。
四、通过实践,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合作是个体在认同团队或组织共同愿景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承担分内职责,并本着互尊互利的原则、通过与团队不同成员间的平等协商,灵活地做出妥协、解决争议,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一个具有合作素养的个体,能够主动与他人或群体有效配合、协同行动,实现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