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廉洁家训家规家风征文450字(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廉洁家训家规家风征文450字(5篇).docx

上传人:B小yi 2022/8/2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廉洁家训家规家风征文450字(5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1 —
廉洁家训家规家风征文450字(5篇)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10 —
《家规》是广西人民出版社于20风家训是什么呢?”妈妈说:  “家风是:  1。尊老爱幼 2。使用文明用 3。见到熟悉的人要打招呼 4。要以大事为重 家训:  1。有勇有谋 2。敢作敢当 3。诚信做人 4。追求高尚妈妈问我:  ”这些你能做到吗?“我胸有成竹地说:  ”能! “ 现在,只要我做的不好,我就会想想家风家训,来改正自己。  有一次,我在奶奶家吃饭。菜刚一上来我就动筷,妈妈说:  ”想想。“我有些不解。猛然,我的脑子成了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家风家训。我加紧放下了筷子。一天,我在家里玩,一不提防把杯子摔碎了。当妈妈回来问我时,我就想说不知道。  但是我的嘴像是被人操纵了一样,脑子里映出了家风家训,然后不由自主地说出了实情。其实家风家训并不是一个限制你的工具,而是一个让你更完备的一个得力助手。所以,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完备不是靠说,也不是靠想,而是靠做。有一个家风家训能让你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篇三: 家风家规家训征文  从小爸爸妈妈便开头指导我,做人要正直良善,要学会宽容。  记得那一次,我与爸爸妈妈去亲戚家做客。亲戚家有一个弟弟,刚到楼上便望见弟弟正在玩电脑,还盛情的邀请我一起玩。我便参与了这个行列。时间过得快速,我与弟弟玩得不亦说乎。弟弟又输了,便吵吵嚷嚷的说了起来:  ”怎么又是我输,你就不能让着我吗?“话音刚落,我便接了上来:  ”又没规定让谁不能赢。“说着,我与弟弟便开头一场恶战。他打我一下,我踢他一下。接着,弟弟便拿起地上的板凳向我砸来,只听”砰“的一声,板凳砸到了我的头上,伤口立刻红肿起来,我跑下楼将事情原由报告了妈妈。妈妈抚摩着我的头,语重心长的说:  ”算了吧弟弟也不是有意要砸你的,再说了我们都是亲戚呀,不要由于一件小事而伤了大家之间的和气,而且你是哥哥,理应都谦让弟弟,每事宽一分即积一分之福。“我点了点头便跑上楼,与弟弟再次沉浸在快乐的时刻。  因此,”每事宽一分即积一分之福“就成为了我们家的家风家训。
【篇3】廉洁家训家规家风征文450字
我的家训家规家风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北齐思想家颜之推为告诫后裔不成骄逸怠惰,留下了四万余字的《颜氏家训》。俗话说得好:无法则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梦想,也同样表达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父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都向我传递着忠诚守信、尊老爱幼、甘于奉献的正能量。然而尚俭戒奢的观念却是对我影响最深,始终伴随着我的成长。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的母亲也总是向我提起她儿时的繁重生活。在她小的时候就开头一边上学一边做手工补贴家用,每天的伙食几乎都是青菜泡饭,无意的一顿荤菜就算奢靡。虽然现在的条件已经改善好多了,但是回想起以前,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体验才会让人更加珍惜。现如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人就逐步抛弃了勤俭的秉性。我们不能由于没有体验过饥寒交迫的苦楚,就忽略珍惜和俭约的难得。司马光在其《训俭示康》中说过:“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奢华必导致衰败,唯以俭素,才能立德,才能得民心,顺民意,才能兴邦。
时下重提家训、家规、家风,是件有独特意义的事情,这种历史的沉淀和传承是无声的气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家庭创办影响着社会创办,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身为党员既要自身清正,严于律己,又要时时指点家人和身边人,让良好的风气成为对家人和社会最好的馈赠。
【篇4】廉洁家训家规家风征文450字
我的家规家训家风征文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的家规家训家风征文,可以借鉴的哈。接待阅读。梦想可以扶助到你。 篇1:家训家规家风伴我成长 中国自古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   在古代,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家规,到现在,可能有好多家庭已经没有了,但我觉得,有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会使一个家庭和气与幸福。   我们家就有家风、家训、家规。   我们家的家风是“孝”。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我们家从我姥姥那辈开头就以孝传承。我姥姥还有一个妈妈,就是我的太姥,已经有九十多岁了。   姥姥和太姥不在一起生活,相距很远,但她们的心是在一起的,姥姥一个星期至少打三次电话给太姥。   姥姥一年约莫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