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周时期的音乐
一、历史概述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
“武王伐纣”“烽火戏诸候”
概况:由于政治、经济出现新的不平衡,各诸侯国文化获得空前的发展,音乐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扩散和传播,造成各诸侯国的音乐文化趋向繁荣的局面,为我国古代音乐多元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森严的等级制度
周代的乐舞分类
(一)六代乐舞
(二)小舞
(三)散乐、夷乐——庶民艺能、民间乐舞
(四)四夷之乐——(东夷、北狄、西戎、南蛮)各部族的乐舞、歌曲
(五)宗教乐舞——用于求雨的舞雩(yu)和除疫的傩舞
二、礼乐制度
1、四术:礼、乐、刑、政
2、礼乐制度:统治者为了推行“礼治”,制定了一整套严格完整的君臣、父子、兄弟、尊卑、贵贱有别的等级制度,再依照等级地位的不同,制定十分繁琐的礼仪和与之相配的音乐,这就是礼乐制度。其实施具体体现在各个等级所使用的音乐,在不同场合的用乐规模和排列等方面有着严格的区别和划分。
二、礼乐制度
(1)六代乐舞——与典礼相配的礼乐
被后世儒家奉为最高典范的六代乐舞专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飨活动。
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把天神。
以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
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韶》,以把四望。
乃奏菠宾,歌函钟,舞《大夏》,以把山川。
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批。
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
二、礼乐制度
(2)乐队
周代礼乐制度下关于乐器数量和排列方法的一种等级规定。
《周礼·》:王宫县(四面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