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经典中考实验(教师版)--难度较大,含答案,可直接打印.doc

格式:doc   大小:1,79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典中考实验(教师版)--难度较大,含答案,可直接打印.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7/27 文件大小:1.7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典中考实验(教师版)--难度较大,含答案,可直接打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xx讲中考实验
经典例题
例题1:()
(8分)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Cu+2H2SO4(浓) = CuSO4 + SO2↑+2H2O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装置用来收集SO2(已知SO2的密度大于CO2的密度),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答题纸上将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2)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B瓶中,装置D的作用是
(3)充分反应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1:用pH试纸测试滤液的pH,其pH值约为1;
实验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
你认为, 可说明硫酸有剩余。(选填:“实验1”或“实验2”)
(4)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见上图;(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实验1;(4)消耗大量的能量,产生了有毒的气体等
扩展:
排在氢后的金属不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但是可以和强氧化性的酸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完成本题,可以从题干给出的内容,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归纳从而得出合理的答案,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某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已知:金属与酸时放出一定的热量)
(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③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④检查气密性.
上述再进行的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从D管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U型管左右液面相平,关闭分液漏斗旋塞,提高D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4)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记录C的液面位置前,需将温度恢复至室温和_____________ ;
(5)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g,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 L,为求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V为80mL,求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在实验条件下,)
(7)实验过程中,若未冷却就读取气体体积,则测得锌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8)可指导老师认为,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量结果总会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2)④①③②
(3)水;观察到液面不再下降
(4)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5)D
(6)%
(7)偏大
(8)有一部分氢气留在试管和导管中;可以加水把氢气赶过去
扩展:
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中考的热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关于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要在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方案是否可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二是设计的方法进行比较,那种方法更简便.
例题2(2015杭州中考29题)
(8分)甲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
(1)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C. 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D. 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2)小明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来做此实验。小明操作正确,但是测得的数据小于用红磷测得的数据,其原因是木炭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可能生成。
(3)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碳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以简化为铁生锈。小明用配制的发热剂按图乙装置实验。他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
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
(4)在上述三个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与另两个实验的测量结果相比,
第三个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接近。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