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 草 药
许小琴
扬州大学 兽医学院
3/9/2022
1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一、概念
:
:
:是指在中医理论体系和治疗法那么的指导下,用以预防、治疗和帮助诊断疾病的物质 (亦指、滑精早泄。
甘:能补能和,即具有补益气血、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治疗虚证或调和药性。
苦:能泻能燥能降坚阴,治疗热性病、大便燥结、湿盛中满、气逆咳嗽、相火亢盛等病证。
咸:能软能下,即软坚、散结和泻下等作用,多用于大便秘结、痰核、瘰疠、痞块等病证。
3/9/2022
11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四气、五味是论述药物性能的主要依据。要掌握中草药的性能,就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考虑。通常气味相同那么作用相似;气味不同那么作用不同;即使气同味异或味同气异,其作用〔成效〕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
温:发散风寒(麻黄)或行气(木香)、行血(川芎)或温中。
凉:发散风热、透疹解毒,如薄荷、牛蒡子、蝉蜕。
辛
温:温中、燥湿、下气等作用,如苍术、厚朴。
寒:清热、泻火、解毒、泻下等作用,如黄连、大黄。
苦
温:补气,如黄芪、党参。
寒:生津,如麦冬、生地、芦根。
甘
温:收敛、涩精、止汗,如五味子、山茱萸。
凉:敛肺、生津,如五倍子。
酸
寒:泻下、化热痰,如朴硝(泻下)、海藻。
温:补肾阳,如肉苁蓉。
咸
3/9/2022
12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二、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进入机体后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表现相对而言的。升是上升,降是降逆;浮是上行发散,沉是下行泄利。升浮药主向上、向外,属阳,有发表,散寒、祛风、升阳、催吐、开窍等作用;沉降药主向下、向内,属阴,有降逆、平喘、敛汗、潜阳、息风、泻下(清热、渗湿、利尿)等作用。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四气五味:辛甘温热的多升浮;咸苦酸寒多沉降。
质地轻重:质地轻松多升浮;质地重坠多沉降。
炮制配伍:生用主升,熟用主降;酒制升,姜制
散,醋制收,盐制下。
李时珍曰“升降在物,亦可在人〞。
3/9/2022
13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三、归 经
中药归经:是指某些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证有特殊的选择性治疗作用,而对其他脏腑、经络那么作用较小或没有明显的作用。
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根底,以所治病证为依据,其法那么是以五色、五味和五行所属,来联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是经验总结逐渐形成的归经理论。
现代研究:测定中药化学成分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认为与西药的“靶组织理论〞和“亲和性理论〞 间有类似之处。
意义:指导临床用药,即按经选药和它经选药。
3/9/2022
14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第四节 中药的应用
主要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与方法,是正确使用药物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3/9/2022
15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伍:
概念:根据病情的需要及药物的性能,有目的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叫做配伍。
目的:是适应病情、加强药力、照顾畜体、减少副作用。
中药在配合应用的情况下,相互间会产生一定的配伍效应,有的药效加强,有的药效降低。古人将其归纳为七种,即“药物七情〞 。所谓“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
3/9/2022
16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忌
古人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和本草记载,总结出用药时需要留心的配伍禁忌,主要有“十八反〞、“十九畏〞和“胎娠禁忌〞。
如:十八反简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现代研究说明,中药的配伍禁忌,大多数是不甚严格,但对某些性能较为特殊的药物也应注意。
如胎娠禁忌:分禁用和慎用。禁用的是毒性较大或药性峻猛的(如斑蝥、水蛭、虻虫、巴豆、大戟、芫花、三棱、麝香、牵牛等);慎用的主要是活血祛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滑利作用较强的药物(如桃仁、红花、芒硝、附子、肉桂、干姜、瞿麦等)。
3/9/2022
17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型
剂型指药物制剂的形态,是根据临床用药治病的需要而制成的。目前在兽医临床上应用的中草药剂型有汤剂、散剂、膏剂、丹剂、丸剂、曲剂、针剂等。
中药剂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