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1、常用定义
通过体尺测量和体重估计可了解牛体各部位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状况。
常用测定工程: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四项。
体高:由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A-B〕
体斜长:由肩端至坐骨端的距离。〔C-D〕
体直长1
1、常用定义
通过体尺测量和体重估计可了解牛体各部位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状况。
常用测定工程: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四项。
体高:由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A-B〕
体斜长:由肩端至坐骨端的距离。〔C-D〕
体直长:由肩端至坐骨端后缘垂直线的水平距离。
胸围:由肩胛骨后角垂直体轴绕胸一周的周长。
管围:管骨最细处的周长,一般在左前腿胫骨由下向上三分之一处测量
2
2、凯透罗氏法:
体重〔千克〕=胸围长度(米)的平方×体斜长(米)×
说明:此公式可用于乳牛和乳肉兼用牛
3、约翰逊法:
体重〔千克〕=胸围长度〔厘米〕的平方×体斜长〔厘米〕÷10800
说明:此法以往多用于国外大型黄牛,此公式所估测的体重与实测重差异较大,故不适用中国黄牛。
体重〔千克〕=胸围长度〔厘米〕的平方×体斜长〔厘米〕÷11420
此公式估测黄牛〔秦川牛〕活重的结果,与实重相差均在5%以下。
上述约翰逊估重公式中的系数〔10800〕,不适于我国黄牛品种及各种年龄的黄牛。因此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核对,予以修正,以求得比拟适用的系数。
体重估测公式:体重〔kg〕=胸围长度〔cm)的平方×体斜长〔cm)÷估测系数
估测系数=胸围长度〔cm〕的平方×体斜长〔cm〕×实际体重〔kg〕
中国黄牛秦川牛多用系数11420,其他较多牛种多用12500
各种年龄的黄牛,均可按此公式求得其估测系数,可获得与实际体重误差较小的估测体重,比约翰逊公式估测法精确。
3
4、其他方法
:
利用牛的胸围尺寸进行估测牛活重。方法规定,胸围150厘米、活重300公斤作为根底。根据实际测得的胸围数据计算公式如下:
胸围小于150厘米时为:300-〔150-实测胸围数〕×5
胸围大于150厘米时为: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