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电气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ppt

格式:ppt   大小:1,711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气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ppt

上传人:小落意 2022/8/25 文件大小:1.6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气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气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
防雷和防静电
防雷和防静电的教学目的
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防雷装置
防雷措施
防静电
防雷和防静电
教学内容
雷电和静电的相似之处
雷电和静电的不同之处
雷电的分类
雷电的参数及危害
雷电的破坏作用带来
厚度(mm)
避雷针
针长1m以下
12
20
-
-
针长1~2m
16
25
-
-
针在烟囱上方
20
-
-
-
避雷网(带)
网格6mX6m~10mX10m网(带)
8
-
48
4
在烟囱上方
24
-
100
4
接闪器常用材料及最小尺寸
消雷装置
⒌ 消雷装置
   消雷装置由顶部的电离装置、地下的电荷收集装置和中间的连接线组成。
   消雷装置是设法在高空产生大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与带电积云之间形成离子流,缓慢地中和积云电荷,并使带电积云受到屏蔽,消除落雷条件
防雷技术
六、防雷技术
   应当根据建筑物和构筑物、电力设备以及其他保护对象的类别和特征,分别对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侵入波等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
⒈ 直击雷防护:
   ⑴ 应用范围和基本措施

   防雷装置承受雷击时,其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呈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可能击穿与邻近的导体之间的绝缘,造成二次放电。
防雷技术
电力系统防雷
防雷技术
电力系统防雷
防雷技术
3、 感应雷防护雷电感应也能产生很高的冲击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应与其他过电压同样考虑;在建筑物和构筑物中,应主要考虑有二次放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危险。
  ⑴ 静电感应防护
  ⑵ 电磁感应防护
4、 雷电侵入波防护
  ⑴ 变配电装置的防护
  ⑵ 建筑物的防护
5、 人身防雷
静电防护技术
所谓静电,并非绝对静止的电,而是在宏观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一、静电的产生
⒈ 静电的起电方式
   ⑴ 接触-分离起电
   两种物质紧密接触,界面两侧会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这两层电荷称为双电层,其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
 静电序列或静电起电序列:
静电防护技术
⑵ 破断起电:不论材料破断前其内电荷分布是否均匀,破断后均可能在宏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的分离,即产生静电,这种起电称为破断起电。
⑶ 感应起电
⑷ 电荷迁移
⒉ 固体静电
   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接触分离或大面积的摩擦,以及固体物质的粉碎等过程中,都可能产生强烈的静电。
⒊ 人体静电
   人在活动过程中,人的衣服、鞋以及所携带的用具与其他材料摩擦或接触分离时,均可能产生静电。
  因为人体活动范围较大,而人体静电又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由人体静电引起的放电往往是酿成静电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静电防护技术
⒋ 粉体静电
  塑料粉、药粉、面粉、麻粉、煤粉和金属粉(由于粉体处于悬浮状态,颗粒与大地之间总是通过空气绝缘的,而与组成粉体的材料是否是绝缘材料无关)等各种粉体都可能。
⒌液体静电 
液体在流动、过滤、搅拌、喷雾、喷射、飞溅、冲刷、灌注和剧烈晃动等过程中,可能产生十分危险的静电。⒍ 蒸气和气体静电
蒸气或气体(非完全纯净气体)在管道内高速流动或由阀门、缝隙高速喷出时也会产生危险的静电
静电的消失
二、静电的消失
静电的消失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中和和泄漏。
⒈ 静电中和
由于空气中带电粒子的存在,带电体在同空气的接触中,其所带电荷逐渐得到中和。但是,空气中的自然存在的带电粒子极为有限,以致这些中和是极为缓慢的。带电体上的静电通过空气迅速的中和发生在其他放电的时候。
 静电放电有以下几种形式:
  ⑴ 电晕放电
  ⑵ 刷行放电
  ⑶ 火花放电
  ⑷ 雷型放电
静电影响因素
⒉ 静电泄漏
   绝缘体上较大的泄漏有两条途径:一是绝缘体表面泄漏;二是绝缘体内部泄漏。
三、静电影响因素
   静电产生和积累受材质、工艺设备和参数、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⒈ 材质和杂质的影响
   ⒉ 工艺设备和工艺参数的影响
   ⒊ 环境条件和时间的影响
静电的危害
四、静电的危害
⒈ 爆炸和火灾
   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形成火源。
⒉ 静电电击
   静电放电造成瞬间冲击性的电击。可能间接地造成严重的后果(造成二次事故)。
⒊ 妨碍生产
五、防静电的措施
⒈ 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⑴ 取代易燃介质
   ⑵ 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
   ⑶ 减少氧化剂含量。
防静电的措施
⒉ 工艺控制
  ⑴ 材料的选用
  ⑵ 限制摩擦速度或流速
  ⑶ 增强静电消散过程
  ⑷ 消除附加静电
⒊ 接地和屏蔽
  ⑴ 导体接地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