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主讲: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周巍******@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Date
编辑课件
目 录
第一章 社会研究概述
第二章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第三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过程
第四章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方法论
社会研究方式
具体方法和研究技术
哲学与科学方法论
学科方法论
研究法
研究设计类型
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分析方法
其他研究手段
Date
编辑课件
第四节 社会研究方法的演进
一、实证精神
孔德的“实证”范畴的含义:(1)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证实理论。
他将自然科学法则引进了社会研究。
孔德的实证主义中,暗含一个假设:作用于自然界的法则也同样作用于人类社会,因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也就适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
Date
编辑课件
二、反实证主义
代表人物:德国社会学家狄尔泰(1833—1911)
他认为,对人和社会就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而只能以人文学科的主观方法对具体的个人和事件进行解释和说明。
20世纪的社会学现象学派也否定了实证主义的许多假设。
反实证主义学派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观点,它们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动摇了孔德的实证体系,但是却未能改变社会学的实证传统。
Date
编辑课件
三、20世纪初的“证伪理论”与“范式”概念
“证伪理论”
代表人物:科学哲学家波普尔(1902— )
他认为,科学知识的起源是从各种“问题” 开始的,而不是经验实证主义所说起源于经验观察和归纳。
他用“自由想象优于经验观察”的命题否定了孔德的“观察优于想象”命题。
波普尔提出了自己的“证伪理论”。其精髓就是其著名的“假设检验法”或称“试错法”。
公式表示: P1(问题) TT(试验性理论) EE(排除错误)
P2(新问题) ……
Date
编辑课件
库恩()的“范式”概念
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
范式是指研究、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
科学发展动态模式为:前科学时期 常规科学时期 反常和危机 科学革命 新的常规科学时期……。
科学革命表现为抛弃旧范式建立新范式。
Date
编辑课件
第五节 社会调查研究简史
社会调查起源于公元前的古埃及和古中国的行政统计调查。
社会调查按其作用可分为四大类:
(l)行政统计调查;
(2)社会问题调查;
(3)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
(4)研究性调查。
Date
编辑课件
一、近代社会调查(17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Date
编辑课件
二、现代社会调查研究(20世纪初——现在)
迪尔凯姆《自杀论》1897
芝加哥学派
盖洛普民意调查
Date
编辑课件
三、中成府和清华校工所做的生活费调查
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
《北京郊外乡村家庭》1929
费孝通、王同惠大瑶山《花篮瑶社会组织调查》1934、《江村经济》1939、《乡土中国》
严景耀“中国犯罪问题的调查”1927-1930
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1939
史国衡《昆厂劳工》1943
Date
编辑课件
第二章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Date
编辑课件
第一节 社会研究的层次和角度
社会研究层次—宏观与微观
社会整体与个体
Date
编辑课件
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科学性
社会规律性
解释与理解
价值与客观性
Date
编辑课件
第三节 社会理论的构造
社会理论是以抽象的概念来说明社会现象的本质。理论与社会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理论的特征有:
(1)理论来自于经验的实践;
(2)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
(3)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做出解释。
社会研究是在经验层次和抽象层次上进行的。在抽象层次的任务是建立科学理论。
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中心和最终目的。
Date
编辑课件
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1)解释范围是否广泛;(2)解释是否准确(精确);(3)结构是否简练。
理论的基本要素构成:
概念 变量 陈述 形式
理论的基石是概念和变量
Date
编